English

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引发新探索

2002-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赵晨钰 我有话说
本报讯 2002年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已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图书订货会成交码洋20.80亿元,比去年增长5亿多元。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的首次图书订货会,无论是展会规模,还是交易结果,都刷新了以往订货会记录。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加入W TO、国际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本届订货会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未来提取了一个个鲜活标本:出版社和发行系统调整思路、改善经营,成为本届订货会的最大特点。

受WTO影响最直接易见的,就是新书选题。据观察,今年的新书选题有两大热点:WTO和英语。与WTO有关的图书在订货会上大行其道,而英语读物更是几乎每个出版社都有几本,今年图书市场的“英语经济”被不少出版人所看好。除此以外,与之相关的经济、金融、保险等实用类图书选题也颇具竞争力。此外,一批出版社都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图书品牌,像“布谷鸟丛书”、“杨澜访谈录”、“红月亮丛书”等,风头超过了单行本图书。

虽然本届图书订货会的订货码洋超过了去年,但订货会的现场看样订货功能弱化,交流信息,展示品牌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却是趋势所在。一位书店代表表示,此次参会不是为了多订货,更多的是为了来了解信息,与同行沟通。出版社老总们到会的“工作”也从督阵变成了参观交流。据了解,今年订货会期间的各种“会前会”、“会中会”的数量近40个,可见订货会的信息平台功能在逐步增强。另据介绍,本届订货会特装展位数量比去年增加,并且多数特装展位已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简单地追求外在形式的豪华美观,而是将自己的出版理念、品牌形象融于展场的设计之中。像外研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的展位设计以显示实力为主题,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的设计以显示风格为主题,中信出版社的设计以显示创意为主题……用订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国荣的话来说,“在硬件上可以与国际著名书展相媲美。”辽宁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柳青松讲出了出版人的心态:加入W TO后书业竞争将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因而在这次展会上,大家都在积极地向大众展示自己的实力和特色,树立出版社的形象。

相比于出版的上游环节,作为中下游的发行环节将最先受到来自国际的挑战。因而有关我国发行体制改革的研讨成为本届订货会的重头戏之一。素有坐商传统的中间环节在本届订货会上忧虑心态和积极动作的改变,多有令人惊喜之处——广东、四川、上海等发行集团纷纷召开研讨会,主动就其经营模式与境内外出版社进行沟通,谋求合作。部分民营书业连锁机构也积极地在会场推广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在挑战日益严峻的我国出版界,中盘的热情正在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王俊国指出,今年,我国出版发行行业改革将进入一个务实的阶段。

总而言之,在“入世”大背景中举办的本届订货会,对中国出版界是一次不是演练的演练,不是考验的考验。对一个成熟出版、发行人来说,“入世”或许并不是“狼来了”,而是“浪来了”——对于真正的弄潮儿来说,有更多的“浪”,才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可限量的利润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