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此排行

2002-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前一阵子,《散文选刊》推出了2001年散文排行榜,据说是“组织专家及读者共同推选”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总结2001年的散文创作”。入选的20名作者依次是:季羡林、阎纲、贾平凹、朱增泉、张抗抗、雷达、梁衡、袁鹰、卞毓方、冯骥才、李存葆、周同宾、祝勇、李木生、马力、冯秋子、朱以撒、刘长春、唐兴顺、谢宗玉。

仔细端详榜单,不免让人有点扫兴和失望。因为入选的大多是老一辈的散文家,在前十名中老将占的比例就更高。说实话,其中有几位差不多已经在文坛销声匿迹了。真正在散文界有影响的少壮人士,好像只有祝勇和周同宾等少数几个名次比较靠前。我以为,排行榜作为一种新颖的评比形式,更应该看重作品的新意,更应该抬举文坛新锐。文学老人固然值得尊敬,但文学评选毕竟不是“重阳节礼物大派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散文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局面。散文压倒诗歌、报告文学甚至小说,成为最活跃的文体,也是最能表达当代人瞬息万变的思绪的文体。有人说,散文的形式是活泼的,姿态是多元的,因此最能容纳人们对自由的渴望。正因为散文是自由的舞蹈,所以它在风格和流派上是开放的。任何形式的封闭其实都是对散文精神的否定。近些年来,韩少功、刘小枫的文化散文,史铁生、周国平的哲思散文,周泽雄、余杰的讽喻型散文,伊沙、王小山的“嬉笑怒骂”型散文,沈宏非、李皖的“小资”散文,葛剑雄的学者散文,张承志的血性散文,陈丹燕的怀旧散文,刘亮程的大自然散文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散文的表现空间和表现技巧。然而这么多散文流派和散文新锐,似乎都没有在排行榜中“露脸”。因此至少可以说,本次评选的标准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窄,不够多元,不够开阔。

办杂志有一定的倾向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准备搞排行榜并大张旗鼓地公之于众,就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水平线上要求自己,站在一个更宽广的角度审视文坛。操作时一定要有考究、包容的眼光,要有公正、开放的心态,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这才叫“具有专业精神”。而惟有“专业精神”,才能保证评选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合肥市长江西路898号少年博览杂志社 莫幼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