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剑桥美国文学史》中文版序

2002-03-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剑桥美国文学史》(注1)能译介给中国读者,是个极大的荣幸。这种荣幸标志着两种文化戏剧性的交汇。美国文学传统也许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而中国文学则是最古老的。不过,美国文学在一个方面来说是级别较高的:它是现代世界所诞生的第一个国家的产物。当然,在欧洲定居者到达以前,美国人(或美国本土人)已经在几千年前占领了现在所称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这片领土。但它是一种口头文学,不是书面文学。美国文学传统,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主要是一些讲英语的作家的产品。它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都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叙事文、祈祷文、日记和诗歌。他们是新的原始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先驱者、随着工业资本主义跨越大西洋的胜利,它在19世纪日益繁荣,而且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它一直是自由主义者的、自由经营的和市场开放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学。

美国文学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比中国悠久的多层次的非常多样化的文学更加统一的创作主体。它也是表述现代状况的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复杂的民族文学。它是一种个人主义和冒险精神的文学、一种扩张和探索的文学、一种种族冲突和帝国主义征服的文学、一种大量移民和少数民族与白人关系紧张的文学、一种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文学、一种个人自由与社会限制的不断斗争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包括从自然和“自然人”到异化、种族歧视、城市化、地区和种族暴力等问题。它们受到民主美学的激励(它反对欧洲“旧世界”的精英统治论)。它是一种“普通人”和“平常事”的美学。它们对于建立在奴隶制、土地剥削和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的基础上的文化的泛滥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往往变成公开的指责)。最后,它是一种由于对属性令人困扰的双焦点而著名的文学:一方面它企图制造用以拯救“美国”的神话,将它作为“未来的土地”、“明天之国”;另一方面则展示一种对于做个“美国人”含义的自我伤害的折磨和忧虑。对于中国作家来说,中国的概念是悠久的历史故事——几个世纪之久的神话、传说和事件。美国作家却被深刻的现代主义问题所困扰——重新构建自己的属性。

回顾19世纪初期以来,有几部美国文学史。但规模大的仅有3部。事实上,这些文学史记录了美国的成长过程。第一部出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当时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第二部出现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48年,当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得到充分的表现。我们的文学史是20世纪后期即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当时民族主义的真正含义受到了质疑,而在美国,对文化内聚力的基本术语出现了一种新的批评意识。

这种新的意识表现为两种形式:历史的形式和知识的形式。过去30年里,学者们披露了国家过去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各个方面。我们终于认识到妇女和少数民族作品的重要性、黑人文化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和区域作家的贡献的重要性。我们也已经认识到某些包罗万象的概念——包括“美国人”和“文学经典”既掩盖了,同样又揭示了美国所形成的现实。在知识方面,我所说的“意识”包含文学批评中心权威的垮台。过去的这30年,见到了许多互相争论的理论和批评流派的繁荣: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怪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读者反应论、新历史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等。这部8卷本的美国文学史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努力,以展示一个意见分歧的时代,而不是体现特别的正统性。我们的意图并非始终或永远地给读者提供美国文学的故事。我们也不假装发现了我们国家文学传统的发展的真正秘密。相反地,这部文学史代表了某一代美国学者的特殊观点(多元化的,有时是相互矛盾、反复无常的观点),一种激进的扩大和重新界定这个领域边界的观点。

因此,这部文学史采用了跟以前几部文学史不同的框架。我在全书的“总序”里详细地讨论了这种差别。为了眼前的目的,我喜欢再强调两点。第一点是有关分歧的问题。早一点的几部文学史是建立在关于文学、历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基本的假设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在所有撰稿人都同意的文学-历史的共识上。或者基于个别文学历史名家提出的某种雄伟的观点。这些选择对我们来说都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文学史,正如我所提议的,反映了评论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有的可能相互矛盾,但其中每一种都代表了最近文学研究中重要的连续性。

我的第二点是有关我们这部文学史每部分不平常的长篇幅(专题文章)。以前各部合作编写的文学史请求有关专家就某个专题撰写比较短的文章,比如:论南方小说家威廉·福克纳,15页;论清教徒诗人安娜·布列德斯特里特,5页;论18世纪启蒙主义散文,30页。然后,编辑们将这一切编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的情况恰恰相反。每位撰稿人要求用适当的篇幅说明他或她的特别方法。仅仅“涵盖这个范围”(文本、运动和体裁等)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得到发展,其中每种声音对于最终权威的要求是很熟练的,甚至有点怀疑。所以,在一系列长篇的权威声明的地方,我们在每卷提供了一批根本不同但密切相关的叙述。它们一起构成了那个时期对话体的叙述文——一种结局开放的叙述文。这展示了各部分的多样性有助于强化全书的深度和广度。

这是一部至今所编写的最全面的美国文学史。它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读者将会发现他们自己在跟不同的主要美国专家交谈。同时,他们将提供有关所讨论的不同专题的最丰富的故事。我们希望从这两方面来看,中国学生不仅可以从阅读中受益,而且能从中得到启发,用新的方法来思考美国文学和一般的文学研究。

注1:萨克文·伯柯维奇教授是《剑桥美国文学史》全套书的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杨仁敬、蔡春露、甘文平译,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