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往事哪得香如许

2002-03-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竹 林 我有话说
《岁月留香》,钱汉东著,文汇出版社出版。

我一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爬格子”的人。但我爬的是小说,而且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长篇,再加上依然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很少与文化界联络。因而,孤陋寡闻也是出了名的。不过,朋友赠我的书籍,一般我都要认真阅读的。这是出于对朋友的尊重,同时也是向别人学习的机会。然读后的感觉,我很少公开表达,因为怕把握不准,贻笑大方;再则我不善议论,常常即使想说,也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最近读了文友钱汉东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岁月留香》,倒禁不住想说些感想。

也许是与作者是同代人,并且都是安徽插兄的缘故,我对这本书中所写的内容,有一种亲切的认同感。无论作者在“人物传真”中向读者介绍的那些命运各异的人物——中华女杰陈香梅,作家姚雪垠、黄宗英,徒步旅行家余纯顺,蚂蚁专家吴志成,还是在游记中对一处处文化历史名胜的纵古论今的描述,除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知识面的广博和思维度的宽泛而外,还都或多或少地展示出对生活层面的发掘力度和形而上的哲理思考。就是那些以随笔方式写的最普通的休闲生活,例如书法钱币、考古寻梦,或者读书编书,穷究文史典故,或者享受天伦之乐,挚爱亲情,也都透视出一份浓浓的来自生活的真实感受。

我自知散文和随笔非我所长。但是,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从生活中寻找感悟和升华,发扬人性和真善美,这恐怕是所有文学形式的共同使命。起码我至今仍然是这样认为的。我说我对汉东的作品有亲切和认同感,实际上,我也是基于他也会同意我的这个观点出发的。因为仔细想来,这种认同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思考。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曾经过时代巨浪的激烈冲刷,在生活的激流中翻过跟斗甚至呛过水,因而对此有切身切肤之感。这种观点也许会被新潮派嘲笑为老土和过时货,认为我们这代人老是背着生活中沉重的十字架不放;说现在的读者和年轻人厌倦“重”,喜欢生活中的“轻扬飞舞”;于是当今的许多诗、文、小说都讲究“后现代”起来。不要生活,不要情节,不要人物,甚至也不要语法修辞,不讲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据说只要作者一时一瞬间的某些感觉,就能制造出读者“喜欢之轻”的作品。然而,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无根的浮萍,轻飘的云絮,轻则轻矣,但轻得没有内涵,没有意义,只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感觉,有的甚至连这种感觉也捉摸不透。我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它,读者为什么要读它。

其实,人类自造访这个蓝色的星球以后,他们的生存本身一向是艰难的,尤其是组成社会以后,由利益组成的各阶层的矛盾从来没有间断过,就是当今社会,也充满了矛盾斗争甚至是恐怖。生活本身是沉重的,文学作品不应忘记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使命。我们现在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做“与时俱进”,我想它也应该包括文学。而文学的“与时俱进”则就是正视当代人的痛苦与失落,追寻与梦想。因此,文学创作是无法逃离生活中的沉重面的,作家也没有本事自己坐在箩筐而又想拔着箩筐将自己提升起来,飞到虚无飘渺的天上去。

当然真实地反映生活并不是让作家按某种需要和口号去图解生活;或者拿人家在彼时彼地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中写出的作品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再贴上当代的某些时髦的标签,克隆出一部时髦的东西来。这样的作品,不管如何炒作与走红,仍然是没有出息和生命力的、创作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艺术灵感的完美的融合而不是拼凑,更不是无病呻吟。

扯得太远了,就此打住。但最后还要说的是,汉东的作品语言字斟句酌,明晰顺畅而规范,这也是当今许多作品所忽略的。须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功夫是一个作者的最起码的基本功。也许汉东得益于当过许多年的语文教师的缘故,这也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