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焕鲁情怀

2002-03-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学振 我有话说
甫见书名,就在心底起了波澜。卒读全书,则又令我为之震撼。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呢?掩卷、扪胸、闭目细思——噢,……

焕鲁同志多年来摩顶放踵地忙于事务,无暇操觚。今夏稍闲,聚积胸中的“话语”,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结果是耗时两个多月,成文百篇,洋洋二十余万言,平均每篇双千有奇的字数。

百篇文章,篇篇立意高远,篇篇贴近现实。既没有人云亦云的阔论,也没有时兴的无病呻吟。有的是刺破长空的泣血的呐喊,有的是哪怕素昧平生的人却似促膝长谈的心领神会。焕鲁的文章是心血熬炼的结晶,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焕鲁同志这部著作有厚重的文化含量。我在披阅全书的过程中,做了个不完全的统计:书中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名著、杂著、诗词歌赋等不下400部(篇、首),涉及到的各色人物远超600人,而涉及到的学科遍及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的诸多门类。应该说,这一切都是引用、引征,都是为文章的观点服务的,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一切都在作者的掌握之中,信手拈来,运笔自如,毫无游离感,绝无“卖弄”意。这需要积累之富,更需要裁切之功。

是故,细读之满口留香。以其有馥郁的文化味蕴含在全书的字里行间。而且这个文化味浓重、厚重,浓得不易稀释,厚得亟欲品咂。何以见得?通书皆然,若要举例,反倒挂一漏万了,实不忍心。这也正是焕鲁为文与许多同义“时文”之不同处,之形成强烈反差处。更明白地说,就是白开水虽好,甚至能治感冒,但毕竟淡了些。少喝点,我宁愿喝醇厚的酒。

我观《别相信自己的眼晴》,最大的特点是从针砭时弊入手,而又处处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针砭时弊,就要抓住“弊”,抓住“大弊”,诸如假冒伪劣、贪脏枉法、道德缺失、愚昧无知等等,等等。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我们国家在富强,我们的民族在振兴,日新月异,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铁的事实。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弊”,要直面它,正视它,批评它,而决不能回避,决不能掩饰。焕鲁同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社会的痛处。在焕鲁的文章中,看不到“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那种小情绪、小情调、小感受、小痛楚的影子。这正是焕鲁思想的境界和为文的风格。

至于人文关怀,这里先从书中抄录几段话:

——是“信任”选择了他,因而使他又恢复了抑或寻回了他原有的本真和良知。……所谓“坏人”,一旦要求信任,就是他良知回归的开始。愿所有的人良知常在!

——何况我们……不应该忘记今天的下岗职工乃至天灾人祸造成的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同胞!……能不能改一改老习惯、老传统,我们也减一只羊如何?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商家的生存要旨;政府要赖以赢得万众,人民要藉以安身立命。不明白这一点,面对的只能是信任危机,还能“活”吗?纵令能“活”,“活”多久呢?

——偏爱自然失公道。如各以马、牛拟人化,“四化”建设离不开“千里马”,同时也离不开“老耕牛”。

作者在“刺虐刺贪入木三分”、在揭丑亮疤一针见血过后,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提醒人们如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判断是非美丑,如何去为人做事。上列所录可以部分地说明这一点。作者有愤怒而不止于指斥,有火气而不止于发泄。这就与那种一味的“愤世嫉俗”严格地区别开来。在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完全不是程式化的、公式化的、不着边际的说教,而是文学式的、夹叙夹议的、生动形象的、不拘一招一式的,在娓娓道来的评述中力透纸背地讲明万千道理、规矩经纬万端。

焕鲁同志的百篇文章,包括那些“大写意”的人物“画”,都是开放型的。每一篇文章都没有实质上的结尾。因为它们都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焕鲁同志激情满怀,爱憎分明,循着他笔下跌宕的文字,我一会儿击节,一会儿顿足。于是我想我的心是与焕鲁的相通的吧。于是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焕鲁同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愿如愿,“苍天”当不负好心人。

我宁愿把《别相信自己的眼晴》看成是新时代的《正气歌》。盼望焕鲁同志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