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买了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美学三书》,还是钟情单行本。天可怜见!二十年前文物出版社的那个初版早成文物啦——我所在这座省城的浙江图书馆,藏书量在全国不算小了,居然仅有皱巴巴的一册可供外借,加上附近全是高校,愈发炙手可热,我就硬是隔了好几个月才有幸借到它的。所以那日在书店同时看到两种“插图珍藏本”便两眼放光!可一翻底价顿时泄了气。纵然,论装帧,比起灰头灰脑的老版来不知光鲜了多少,可广西师大版的要八十多块,天津社科院版的也要三十六块!哇,简直是一段“钱的历程”嘛!
应该承认,让一代人迷醉的《美的历程》,确乎有着超出美学范畴而从更高层次观照人文的不湮价值,可正如孙周兴教授在今年第1期《读书》上指出的那样,学术书毕竟首先是“为可能的读者准备的”呀。旧瓶装新酒,往原先的学术著作里倒进从青铜器到扬州八怪的大量图片,这对出版社来说太容易办到了,但对“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书却在阮囊羞涩处的一批批新学子而言,就难了。试问一个真正和“美”有缘的人,吸引他眼球的是精思所积的文本本身呢,还是那些常识性的图片?
图书“升级”,在出版社或许有着扩大经济效益的考虑,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请多多照顾一把“可能的读者”的实际承受力吧。“升级”真不及“格式化”来得实在——就从再版《美的历程》做起,让普通读者都有福消受如何?或者借鉴一下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引进版经验,同时出彩色和黑白两个本子,俾读者各取所需。那该是多么温馨的一件功德哪!真的,一派热热闹闹的出版盛景之下,我们和许多好书则是尴尬地久违了。仅就文艺学来讲,韦勒克和沃伦合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的《文学理论》销声匿迹有些年头了;吉尔伯特和库恩合写、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问世的《美学史》迟迟不“梅开二度”,也够让有心人牵肠挂肚的;华莱士·马丁那部199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叙事学》,一样“叫我如何不想她……它们的长时间”“失踪”不正证明着它们作为学术重镇所不可替代的价值?苦心经营“升级”、变脸的我们的出版者,为什么就不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可能的读者”呢?
(浙江大学中文系 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