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责任编辑林栋介绍说,改革开放和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使西藏题材的图书由出版和销售的“冷点”成为“热点”。这本书的作者写的是个人感受和眼中的西藏,但从头到尾都看不到作者的身影,作者很客观地看西藏的点点滴滴,写法很随意,很洒脱。林栋介绍说,这本书的所有环节,都是很认真设计的,为了保证书中每一幅图片的印刷质量,出版社特意选择了这种表面吸光、微带色泽、质量上等的黄色荷兰蒙肯纸。另外,这本书的色彩以黄色为主,同时配有黑颜色,也是为了突出西藏的地域色彩。这本《藏地牛皮书》不禁引起了记者更大的兴趣,有意识地寻找起市场上的相关图书,结果发现,目前市场上,西藏题材的图书层次比以前丰富,种类也齐全多了。
西藏这块神秘缄默的高地,产生过令人惊讶的灿烂文明,而其奇绝的山川风貌更令人难以忘怀。作为人们了解西藏的相关题材图书,自从80年代以来,先有由王尧先生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这套丛书在学术界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目前已经出到第15辑,第16辑也即将出版。接下来,有名的西藏题材图书就是马丽华的《走过西藏》,最近4年来,这本书已卖了十几万册,在很多城市曾名列畅销书前列。今年1月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集中推出马丽华最具代表的5部优秀作品:《苦难旅程》、《西阿里》、《十年藏北》、《灵魂像风》、《藏北游历》。
除了“出新”之外,西藏题材出版物中又出现了“复古”现象。据悉,市场上有关西藏的译著中,大多数是出版年代较近的著述。出版年代较为久远、常年尘封于国内极少数图书馆的角落里无人问津的所谓百年老书大多没有翻译出版。由王启龙主编的“雪域旧旅译丛”正好弥补了历史类译著的空缺。王主编介绍说,这5本旧旅丛书的原作者都是英国人,5本书包括:《叩动雪域高原的门扉——乔治·波格尔传教与托玛斯曼宁拉萨之行纪实》、《在西藏高原的狩猎与旅游——西藏地质探险日志》、《藏人言藏——孔贝康藏闻见录》、《经深峡幽谷走进康藏——一个自然科学家经伊洛江到扬子江的游历》、《神秘的滇藏河流——横断山脉江河流域的人文植被》。这套译丛之所以称为“旧旅”,是因为所译之著都是西方人关于西藏的“百年老书”。这批常年尘封于国内极少数图书馆的角落无人问津的旧著大多未有中译本,但它们都是对于西藏及其周边地区地理环境与人文记述和研究最为原始的素材。由于历史的原因,能够有机会进入西藏的国内人士在一个世纪以前是寥寥无几,但对西藏“关注”的西方人却早在几个世纪前便一次次以不同身份叩开了这片雪域高原的门扉。这些“老书”便是出自洋人之手,以不同的目的和观察角度,记录西藏奇特的自然风光,鲜为人知的民风民情,为读者了解西藏和西藏的历史提供了多侧面、多角度的丰富资料,以及弥足珍贵的原始记载。
为了了解关于西藏的图书在市场上的影响,记者走访了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三联书店,三家书店都设有藏书专架。在西单图书大厦的专架前,记者看到不少读者正在翻阅《藏地牛皮书》,一位中年读者告诉记者,这本书从外观就很吸引人,很具有民族特色,内容也不错,因为今年打算去西藏,所以更关注这类读物。而从王府井书店负责藏书专柜的营业员处了解到,青睐西藏题材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多,近期卖得比较好的书有:《走过西藏》、《雪域西藏风情录》、《西藏在述说》、《闯入世界屋脊的人》等。记者有好几个朋友对西藏题材的图书很感兴趣,她们想通过这些书了解西藏的历史、生活和风俗习惯,并计划明年去西藏旅游。
记者的印象是,和西藏文盲如何多、西藏是文化的沙漠之类的猜测比起来,西藏不仅是文物的天堂,也是文化的绿洲。书店只是展示西藏文化的一个窗口,实际上,藏民族在历史、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等文化层面的创造和遗产足以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作为人们了解西藏的这类题材的图书,日渐受读者喜爱,当然是情理当中的事了。可喜的是,出版界也很关注这个选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不断出新,推出不少西藏题材的图书,我们的读者真可以“大饱眼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