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作者R.L.斯坦先生这样告诉中国读者:“在这些书里,幽灵在阁楼上窃窃低语;胆战心惊的孩子忽而隐形;稻草人活了,在田野里走来走去;木偶和布娃娃也有生命,到处吓人……当然,这些都是磨砺心理的好玩的吓人事。我希望你们感到害怕,同时也希望你们大笑。这都是想象出来的故事。”
据了解,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实际购买能力和对系列图书的阅读节奏,中文版从原著的小32开改为大32开,并把两本合为一本,首批推出了4册共8个故事,封面设计突出单本书名以便读者选择,并在书后增加了下本书中故事的精彩片段。记者拿到书后发现,此书的用纸十分考究,封面摸上去既有疙瘩感又很滑溜,书不薄,掂起来却没多重,这本身就已经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首发当日,仅西单图书大厦就卖了近400本。记者在书店看到很多小孩拉着家长来买书,还有不少挤不进去的家长正向工作人员询问此书的内容及适合多大小孩看,如此火爆的场面,在出版物如此丰富的今天是非常少见的。在电视、游戏机、互联网等多种诱惑吸引着孩子们的今天,“鸡皮疙瘩”用什么力量吸引住孩子们的视线?这个令欧美儿童着迷的惊险阅读乐园,是否符合中国孩子的阅读习惯?中国的家长是否认可?这个自1992年问世以来就一路风光、所向披靡的“鸡皮疙瘩”,能否在中国得到认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介绍道,堪称“纸上过山车”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最大的卖点在于,作者斯坦根据当代青少年的阅读特点,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超越现实的神奇、幻想、惊险的艺术世界,融安全、惊险、悬念、幽默于一炉,让读者在挑战想象力极限的阅读中,从体验恐惧到克服恐惧,从而达到磨练心志之效。“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好似对勇敢者的一种测试,它充分拓展了青少年新的想象空间,重新唤起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磨砺过程,生活阅历中的挫折,情感体验中的悲喜,精神世界中的追求,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历程。著名儿童评论家金波特别强调:“心理上的恐怖也是一种体验,它可以给予我们胆识、睿智、想象力。要做一个智者、勇者,就要敢于经历心灵的探险。”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浦漫汀认为,在阅读“鸡皮疙瘩”丛书时,孩子们不仅是读者,而且也像小主人公一样,是惊心动魄的活动、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像作者一样,是充分发挥想象的创造者。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以及增加遭遇惊险时的应变能力,都有很大的探索意义。
一位12岁的男孩子对记者说:我看过《噩梦营之路》,在那里我仿佛身临其境,身不由己地与主人公一起冒险,一起惊叫,一起战栗,也一起弄上一身“鸡皮疙瘩”,最后又与主人公一起大松一口气,非常过瘾!这名男孩还希望今后能读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我在《死亡之屋》中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害怕过,曾紧张地环视过周围的一切,提心吊胆地为阿曼达想办法,后来我是从手指缝中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为阿曼达的幽灵朋友伤心,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明白了保护环境就会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一位女孩子这样表达她的感受。
书店里,一位被孩子拉来买书的家长告诉记者:我并不知道书中的内容,孩子喜欢就买了。我相信出版社不会把坏的东西拿来给孩子们看,而且我认为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讲故事,孩子都会从中受到启发,明白书中的道理。他的孩子接着说:我也没看过,我只是想验证一下我的胆量。
据悉,这场“勇敢者的游戏”才刚刚开始,“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的重头戏还在后面。接力出版社已向美国金桃子出版公司提出正式申请,希望继续合作,在未来两年陆续推出全套“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