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机工教材:教材市场的亮色

2002-04-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李国训 我有话说

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 李奇

自50年代引进苏联版教材以来,机械工业出版社就一直以出版优秀教材为己任,不断推陈出新,亮点频频。目前该社出版新书1000余种,销售码洋达3亿元,其中,仅教材一项就占据了销售码洋的三分之一,创造的利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作为一个深入人心的知名品牌。“机工教材”已成为教材市场上一片明亮夺目的景色。日前,记者就此走访了机械工业出版社,该社副社长李奇接受了记者采访。

李社长说,机工社一直就是优秀教材的产地,所出版的教材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覆盖面广。教材内容几乎囊括各行各业,范围几乎涵盖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各个层面;二是品种多。目前机工教材总数已超过2000种,这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第三,教材质量过硬。机工社一贯严把质量关,杜绝粗制滥造,尤其是计算机类和经管类图书,起点高,观念新,从一开始就引进国外图书版权,进军高端市场。

谈起今天的出版规模,李社长颇为自豪,他说,以前机工社只做机电类教材,这种单一模式严重限制了出版社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和学校课程设置改变后,机工社及时调整出版结构,采取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出版策略,在市场中掌握了主动。所谓全方位,李社长将之形容为“国家队”、“地方队”、“行业队”的综合,即: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发展权威教材;与地方教委和高校密切合作,发挥专业优势;依托行业协会,突出行业教材优势。所谓多领域,就是突破过去的单一出版模式,开拓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领域,包括通信、汽车、计算机、建筑、经管、法律、外语、中小学教辅等。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机工社五年三大步,以超乎想象的发展速度在教材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师生们心目中的信得过品牌。

机工社还是国内最早成立合资图书公司的出版社之一。华章公司,这家机工社与美国万国合资成立、启动资金仅有20万美元的小公司,在机工社的有力支持下,经过短短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就已实现销售码洋超亿元的规模。机工社也因此杀入计算机图书市场的四强之列。

随着国内外各出版社的大规模涌入,教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机工社该如何适应并占据市场?李社长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市场策略:市场晴雨表就是机工社的指南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制定适应需求的教材产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全社八大编辑部门统一策划选题,统一安排制作,充分发挥整体运作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就是在市场运作方面走专业发行的道路,机工社为了沟通渠道,把教材直接送到学校和教师手上去,可谓费尽心思。最近,机工社还首家推出了专门用于赠送的《教材选用手册》(一套五本),及配套的“教材总览”光盘,提供了所有教材数据信息和各种检索方式,教师们用它来查询教材信息十分便捷。

新年伊始,一路高歌猛进的机工社又喜讯频传:该社刚刚举行的全国巡展在各地受到异乎寻常的欢迎,广大师生对机工教材好评如潮,不少精品教材开始热销。在机工社走过半个世纪的出版历程迎来50华诞的马年,相信辛勤的播种会换来美好的收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