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道禄 摄,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湖北神农架,其原始、古朴和神秘的自然、人文风物早已闻名中外,但其真实的风貌究竟如何?由于长期与世隔绝,环境险恶,就摄影创作而言,涉猎者虽多,但大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无限风光在险峰。摄影家银道禄前后花费两年时间,单枪匹马深入腹地,涉林莽之险,登峰巅之危,风餐露宿,雨雪兼程,纵情发掘神农架自然、人文的深广内蕴,取得了累累硕果,大型摄影画册《绿色圣地神农架》以其独具丰采、神奇秀美、统揽全体的镜头,鸣奏了一部气势恢宏、非同凡响的绿色生态交响曲。
成功的艺术作品,莫不是以形写神,以神寓形,形神兼备。翻开《绿色圣地神农架》,那一幅幅摄影佳作,融技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寓绿色环保主题于审美体验之中,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种既关注具体镜头的诗情画意,又着力开掘自然、人文底蕴的造型方法,渗透在画册中几乎每一幅作品里面。纵使是当地山民生活、劳作的场景,亦往往定格于苍山之上,蓝天之下。——美在自然,美在和谐,艺术的极境是人的形与神,人与社会、自然浑然一体!——读解着《绿色圣地神农架》,读者不难窥见这一金璧辉煌的美学堂奥。
艺术贵在创新,不仅形式上新,而且表现内容也别具一格,这需要艺术家想常人所未想,发常人所未发。一部《绿色圣地神农架》,不同凡响处比比皆是。画册既再现了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红坪古犀牛洞,以及辗转传抄于神农架、令世人震惊的汉民族史诗《黑暗传》,也展示了那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神秘色彩的野人谷、野人洞,和据说神农炎帝曾尝过的百草,如灵芝、虫草等;还体现了悠哉游哉、树栖群居的金丝猴,以及至今还是难解之谜的罕见白化动物、野人等。
不啻如此,《绿色圣地神农架》并不屑于做猎奇似地散点扫描,在整体结构上,更显示了海阔天空的襟怀。它将神农架定位于“古老生物圈、科学大观园”,分作“古老家园”、“天然画廊”、“绿色宝库”和“动物乐园”四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而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神农架的古老、神奇和美丽。就每一部分而言,也精心取材,详略得当,自成一体。如为了表现神农架“古老家园”这一主题,既展现了当地山民原始古朴的饮食、起居、劳作环境,也介绍了其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既刻划了一系列当代男女老幼山民个性鲜明的肖像,也追溯了其远古时代神农采药图、旧石器遗址等;还展示了当地堂戏、皮影戏、哭嫁、转丧和跳丧等古老民风民俗;《汉民族史诗——黑暗传》手抄本传真照片,是该部分的一个亮点。
古人说,“一花一世界”。成功的摄影佳作,每一幅应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一部作品集,更应海涵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一部《绿色圣地神农架》虽不等同于自然原貌,但作为全息缩影,极目纵览,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