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战略专家坦陈中美关系

2002-05-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夏征难 我有话说
《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一书,是作者陈舟在美国哈佛大学威瑟海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进行高级客座研究期间,就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新军事革命的发展与未来战争、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防务政策、美国推进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以及未来的中美关系等问题,先后对美国的十多位著名学者的访谈录。这些学者大多是美国学界的名流,一些人还曾在美政府中担任过高级职务,他们的观点反映了美国学界对一些重大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颇具代表性。这本书还首次将包括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等参与撰写、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的《美国国家利益报告》(2000年)作为附录翻译出版,为研究美国当前的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尽管美国学者们的观点似乎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却有助于人们较为全面、真实的了解美国对中美关系的基本看法。譬如:

中美应是建设性的关系。美中双方需通过更好的外交协调行动,对任何一个可能的预案进行思考,直到找出解决办法。

中美是多重复杂的关系。专家认为,无论“竞争对手”还是“伙伴”等词都无法道出美中关系的现实,现实情况是复杂的,用两三个词定位美中关系只会误导。

布什对华政策将走中间路线。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在回答布什政府认为中美是“战略竞争对手”而非“建设性战略伙伴”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的问题时曾断言,估计小布什会继续实行对华的主流政策。美国政府内部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别,有的可能主张对华采取一种更强硬的政策,有的则可能主张采取更温和的政策。不应太关心他们如何描述其政策,而应更加关注他们到底会做什么。他认为,美国新政府最终将会走一条中间路线。

布什对华将采取更为“现实主义”的强硬立场。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罗伯特·罗斯在回答如何看待中美是“战略竞争对手”的关系时认为,布什政府抛弃克林顿“建立一个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方案,将中国看作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是正确的,作为两个最具实力的大国,两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同在东亚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与经济重地上相互影响,当然是战略竞争对手。这个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美国政策上的变化。进而言之,布什政府的目的,是要向中国表明将对华采取一种更为“现实主义”和“冷静”的强硬立场。更为重要的是布什政府对台的实际政策、武器销售政策、一个中国政策和美台防御关系,这些都将决定美中两国是否能够缓和紧张、扩大合作。武器销售有挑衅性但多半是象征性的。最不明朗的是美台防御合作趋向,这也许会成为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化。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美国的一些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大体有三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台湾问题不应导致中美冲突。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亚洲项目主任戴维·芬克尔斯坦认为,美国当前并不把台湾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离内地仅90英里,无论谁在台湾部署兵力都极易遭到中国的打击,美国没必要在台湾保持更多的存在。另一种看法认为,台湾问题将导致中美的敌视和冲突。罗斯教授认为,可能导致中国使用武力,从而加剧中美冲突的惟一因素是台湾问题。中国坚持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将对台湾动武,而美国将可能进行干涉以保护台湾。因此,台湾问题可能成为美中冲突的关节点和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美要在两岸搞平衡。道格·帕尔认为,美国一直在不断努力防止两件事情发生:一是防止台湾走向独立,因为这有损于美国在该地区的关系的稳定;二是防止中国中央政府动用武力,这同样会有害于该地区的关系稳定。因此,美国正在这两种不稳定因素间周旋,不断调整政策,也就是要在两岸间搞平衡。

尽管上述看法众说纷纭,且美国外交政策时常受其国内重利益、实力和地缘的现实主义和重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理想主义两大政治思潮的影响,但我们应听其言观其行,并善于从其对华政策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中把握其不变的一面。也就是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都强调要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美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斯蒂芬·皮特·罗森就直言不讳地说:“许多美国人不喜欢‘霸权’这个词,但美国的确是一个全球霸权。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个好事,我们必须制定出一种战略来保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