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们的出版家终于想到要打造品牌了,尽管这种认识来得晚了一点,但晚到总比不到好。君不见现在还有多少出版社老总在政策保护之下活得有滋有味的呢?
我国出版界对品牌的反应是迟钝的,因为国家的出版审批制度、各地均衡的出版格局为出版社架起了独特的“保护伞”,不少出版社依然在享受着计划经济的好处。所以,在一些出版社看来,出版品牌的建设并不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然而,历史毕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版社靠政策保护的日子将不会太长久,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出版品牌,已成为出版界的当务之急。
所谓品牌,就是一种形象。大至一家出版社的品牌,小至一本书的品牌,其实就是这家出版社或者这本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品牌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长期的努力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品牌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代表着巨大的无形资产。
树立品牌意识,首先要敢于否定自己。在传统体制的保护下,我们的出版社大多有专有的出版领域,过着“小富即安”的小日子。比如各地的教育出版社,由于有教材课本出版任务,小日子过得还红红火火。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均衡的出版格局必将被打破。如果不早作打算,未雨绸缪,等到这种格局被打破的那一天就悔之晚矣。一个有远见的出版家,就应该在危机没有到来之前就预见到危机,并及时调整心态,调整战略,放弃“小富即安”的小日子,及早投身到市场竞争中去。这样的出版家并非没有。早在几年以前,一家著名的教育出版社老总就提出,教育出版社依靠教材过日子的时间不会太长久了,应该及早调整出版战略。他带领全社员工主动舍弃部分教材教辅的出版,腾出精力、财力打造文化类品牌图书。事实正如他的所料,教育部减负令的下达,让许多躺在教辅图书上过日子的出版社一下子措手不及,而这家出版社凭着它打造的新品牌在市场中独占鳌头。可这样的出版家确实少见。否定自己总是痛苦的,但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痛苦又是必须品尝的。
树立品牌意识,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一个出版社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勇于创新的出版人,才会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精心打造出版品牌,保持出版社旺盛的生命力。
打造出版品牌,首先要打造品牌图书,这是一项基础工程。优秀的图书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没有好的品牌图书,出版品牌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些年来,一些出版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品牌图书的经营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房子”系列、“东方书林之旅”、“第一推动丛书”,到新世纪之初的“希望书库”、“花季雨季”,正是这些品牌图书,使它们的出版者声誉鹊起,在市场竞争中大出风头。而打造品牌图书,就要求它的出版者有开阔的思路,善于观察市场,善于策划选题。“布老虎丛书”的策划者正是坚信:小说作为一个时期文化的主要标志,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理由,它是一种相对永恒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会为别的东西所轻易改变。由此他们把选题定位在爱情长篇小说上,坚持下来,终于成功。当然,打造成功的品牌图书,光有好的选题策划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组稿、装帧、宣传和发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整体的营销策划。很多品牌图书的策划者都谈到过这方面的体会。
图书的品牌和出版社的品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优秀的图书品牌,能够建立起出版社良好的声望和信誉。反之,出版社良好的声望和信誉又能促进品牌图书的创立,推动本版图书的销售。三联书店的学术专著,上海辞书社的辞书,北师大社的教辅书,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正是得益于这些出版社长期以来坚持不懈进行品牌建设的结果。如果我们所有的出版社都能让人们记住“某某社的某类书”,那么,我国出版界的品牌建设可以说基本成功了,我们的出版社也就可以从容应对市场竞争和各种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