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愤青时代》,其作者胡坚是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的一名应届高三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平平,他在离今年高考只有30多天之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愤青时代》,想以这本书来铺就通往自己理想的北京大学之路。这本书还未出版之前,在网上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从参加研讨会的嘉宾身份也不难看出这部出自中学生之手的作品的分量,作者所向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著名教授钱理群、曹文轩、孔庆东及知名评论家马立诚、丁东等参加了研讨。
胡坚到底能否圆北大之梦?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很明确地指出,胡坚有这个志向很好,北大大门也向他敞开。但破格录取(不参加高考)今年有困难,中文系正在向学校争取,与教授们一起论证开辟文学创作班。作为个人观点,温教授不主张学生急于发表文章、出书,而应该先潜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积累。在北大中文系每年开学之初,温儒敏以系主任的身份给每位新生当头一棒: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但可以培养写家,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学生起码60%以上的能写、会写。
曹文轩教授也对胡坚能否进北大深表担忧。他告诉胡坚:“你必须参加高考,因为教育部今年取消了文科保送生制度。如果不取消,我和钱理群老师、温儒敏老师都会为你奔走呼号。”但是,以现在胡坚的成绩,参加高考肯定上不了北大。他平时的考试总分才300多分,北大去年的上线分数为570多分。
刚从北大招生家长咨询接待现场离开、来参加研讨的孔庆东教授更一针见血地谈到:才子和高分越来越成为两拨儿人。看到胡坚的《愤青时代》,眼前一亮。可以肯定胡坚读了很多的书,他的才华与书的品质都是很明显的。就老师的角度而言,很希望胡坚这样的才子能到北大来,但是我们的招生自主权很有限,北大中文系不能招到自己想要的人。
能开着跑车到北大来上学,却不能拿着被社会一致看好的作品上北大求学。这是胡坚的无奈,也是北大的悲哀。胡坚说,我虽不是天才,也算是个人才。我的明天我看不到,希望中国的教育制度给我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