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大众文化呢?单纯的进行文本的符号学分析似乎过于表面,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借此得到精神宽慰外,还能获得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关注一下这些大众文化操作机制的运行以及操纵运作的社会观念的影响。文化大批量生产出来,被引导去消费,不只是“虚假需求”所能解释的,其中也包含着诸多观念输出、接受,乃至信仰的置换。以往法兰克福派研究文化工业时,侧重于大众的被动消费,时代的发展,使得这种被动消费更为隐蔽,而且大众的主动性仿佛决定了文化工业的发展。网络引入后,这种势态尤为明显。网上流行的原创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晃晃悠悠》等,因受到广泛欢迎,而被出版社发行,并获得较高利润。特别是《悟空传》不仅集中了众多网友的集体创作,而且又再次掀起大话体裁作品的热潮,实际上《悟空传》的产生也是由香港影星周星驰《大话西游》等系列影视所引发的。可见,在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某一大众文化主题的产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文化事件的出现,他们不是静态的发展,从《大话西游》到《悟空传》的出版物,我们察觉到思想深度的挖掘。这样的文本尤其流行于青年当中,如果你不熟悉这样的话语语境,就很难被容纳。然而这种文化语境的产生却是借助媒介——市场经济的载体所加以扩大的。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偏激的谈大众文化的操纵者之控制是不适宜的(法兰克福学派多侧重于此点)。从这一点上,又可引入另一个话题,即对国外大众文化理论借鉴的问题。
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全球化时代使得部分文化消费品似乎得到了全球同步流行的趋势(如好莱坞的电影、牛仔裤、可口可乐等),但各地的消费心理、方式、态度等都不同。差距的产生不仅由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也和文化差异有关。所以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应时刻考虑到地域、时代、文化等的差异,这样研究才有现实意义。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社会批判理论、英国伯明翰学派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还是当今盛行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大众媒体研究等,都是我们应关注的,但不是搬用的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