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幻的“硬”与“软”

2002-05-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次我们来谈一个概念性较强的问题。之所以要说这样一个相对枯燥的话题,是因为它几乎是我见过的最具分歧的科幻争论之一。

什么是硬科幻?什么是软科幻?搞清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意义的,至于说具体意义何在,我将在下面提及。

先看一个错误定义:以技术为基础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幻作品称为软科幻。我现在找不到这一定义的原始出处,但从字面上和感觉上,这个定义显然来自前苏联科幻界——只有在前苏联才喜欢把科学和技术划分的这么清楚(这也确实与当年的科研背景有关)。

那么原本的经典定义是什么呢?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Hard SF),以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以意象性、心理性和隐喻性深刻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幻作品称为软科幻(Soft SF)。无论我们现在有了怎样创新的理解,这都是硬软科幻的原始定义——毕竟我们是做学术研究,而不是望文生义地理解“硬”和“软”这两个字。

基于这样一种前提,我们才会认为——黄金时代多为硬科幻作家:比如A.C.克拉克,“硬”得掷地有声,其《2001:太空奥德赛》被奉为硬科幻的经典巅峰;比如迈克尔·克赖顿,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富得流油的畅销书作家,但他早年的成名之作《安德洛莫达的血统》(中译《死城》)硬得像是科学报告。基于同样的前提,我们才会认为——新浪潮时代多为软科幻作家:比如B.W.奥尔迪斯,其《户外》通过对外星间谍记忆缺失的精彩描述,揭示了人类表里不一的行为特征;比如迈克尔·莫考克和菲立普·法马尔,大胆地将宗教和性引入科幻领域;再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从创作时间与手法来看它与新浪潮运动毫无瓜葛,但这部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却荣登最佳软科幻的宝座……

当然,这个定义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套在现在的创作上确实有些困难。科学的拓展、交叉和融合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日趋模糊——比如心理学曾归属人文科学,但现在的研究手段更接近自然科学。即便没有这层模糊,还是会有不少问题:《星球大战》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首先它的确不够硬,飞船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竟能发出尖厉的呼啸;可说它是软科幻,也看不出什么深刻的内涵,不过是一个反抗暴政、英雄救美的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故事——但无论如何,它的确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科幻。

因此我们主张硬软科幻的划分,并非要给所有作品都贴上非此即彼的标签。事实上在更为广泛的文学领域,现在也很难把一部小说归为现实主义而把另一部小说归为浪漫主义——情况不是那么简单。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软科幻是以人的情绪或利益推动情节的。为此我们不妨发掘一段流传不广的史料:历史上在谈及“硬科幻”时,还使用过另外一个词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释,该词与Hard SF本不尽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袭科幻黄金时代创作流派风格并重复某些主题的科幻作品”——从主题限制上讲与上述硬科幻大同小异,而从“流派风格”上的限定来看实际是指一种叙述方式——也就是说,上述重置的定义更接近这个定义。

有很多读者和作者建议不必区分这两种过于形而上的概念。他们认为只要好看,只要能表达作者思想,就是好科幻,至于硬软与否并不重要。可还是那句话,读者可以不分,作者也可以不分,但在研究领域必须划分。理论研究未必能具体指导阅读和创作,但系统地归类却对科幻发展有益无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负面效应已露端倪,模糊的概念正成为一些烂作的遮羞布。当一篇作品中出现大段技术硬块(指不能与文章合乎逻辑地相容,甚至有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引自科学文献或科普作品的所谓知识点)时,作者可以义正辞严地宣告:“我写的是硬科幻!”而当一篇作品毫无科学常识甚至近乎神话时,作者可以毫不羞愧地声称:“我写的是软科幻!”

基于上述原因,我还是希望能有硬软科幻的划分。严格定义可以暂缓,争论可以存在,但概念不应丢弃。因为我不希望有一天,硬科幻成为科学工具书,或者作者因恐惧“硬伤”(指科幻作品中的知识错误)的出现而不敢提笔,而软科幻则成为“糟糕科幻”的代名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