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的英文版《心灵鸡汤》系列读物为何能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读过英文版《心灵鸡汤》的人都知道,其文本具有很强的适读性与亲和力。
其一,语言新颖。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语言的形式与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新词及其新义层出不穷。无论是在日常和外国朋友交谈中所使用的口语,还是在目前盛行的TOEFL、GRE、IELTS等各类考试中所测试的书面语,最流行的语言以及最新潮的用法经常出现,令我国学生大伤脑筋:平时课堂所学的英语仿佛成了昨日黄花,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就很难派上用场。而英文版《心灵鸡汤》的叙述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内容,与美国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紧密同步,因此所用的词汇和句式较新,极富时代感。
其二,语言叙述上的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英文版《心灵鸡汤》采用面向大众广泛征稿的方式来构建图书文本,其出版宗旨是来自于大众并且服务于大众,所以其作者和读者也都面向平民百姓(这从英文版《心灵鸡汤》本身的简装本形式,以及在美国本土是通过各大超市销售可略见一斑),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因此口语化特别明显,读来朗朗上口,颇感顺畅,而且容易产生语感。
其三,每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是优中选优的上乘之作,语言质朴简约、优美流畅,通俗易懂,既没有复杂生僻的字词,也没有晦涩冗长的行文,语法结构也比较简单,即便是具有高中英语水平的读者也不会有多少阅读障碍。英文版《心灵鸡汤》所具有的这种文本亲和力,确实让广大英语爱好者爱不释手,受益匪浅。因此,我国广大读者将其作为学英语的阅读精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四,文体多样,风格各异。除了故事之外,还有散文、随笔、诗歌等。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来看,对文体及其风格与特征的了解与掌握是有实际意义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特性,充分认识英语的长处和短处,提醒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避开误区与陷阱,使我们的英语水平不断上升到新的境界。国家教育部最新制订颁发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理解和欣赏一些浅显的英文诗歌;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由此可见,英文版《心灵鸡汤》的这一文体特征,正是契合了《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的描述,顺应了当前英语教学与改革的发展潮流。
其五,每篇文章短小精悍,不会令读者望而生畏。现今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广大莘莘学子们的学业负担很重,生存压力较大,这在客观上使得他们既没有充裕的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去阅读那些篇幅较大的原版长篇名著。而英文版《心灵鸡汤》系列读物的各分册均由101篇短文构成,每篇文章的篇幅适中。茶余饭后,随手拿来,一般不必花费多时,即可读完一篇,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众所周知,观画赏字,当然是真迹最好;游山玩水,也以自然为妙。读书也一样。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语言翻译的过滤性,使得某些外版书的中译本或者中文图书的外文译本要么似是而非,要么韵味不足,成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一种遗憾。外国人读起翻译成外文的唐诗宋词,一般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浓浓韵味和幽幽意境。同样,我曾读过中文版《心灵鸡汤》的一些文章,仿佛鸡汤加了水,索然无味。可当我读了原文后,才嚼出其中的原味。那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那是心灵的谐振所产生的共鸣。所以,有意识地阅读英文原版书,既能逐渐领会原书文本所蕴藏的真正内涵,又能从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中深刻了解英语的特点,不断掌握地道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规律。
如果说英文版《心灵鸡汤》的成功缘于以上所说的其文本的适读性,那么其内容的感人性也是使它成为品牌的有力脚注。书中的许多文章通过广大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充分挖掘这些普通的小人物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表现出来人性之美,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人性的温情,充满了对人性的渴望与敬仰。正因如此,书中所记录的当代芸芸众生的情感生活、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喜怒哀乐,才显得那么真实动人,我们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被深深地吸引、感动,在心灵上产生谐振和共鸣,并从中发现和领悟到爱、希望、信心和鼓励以及对生活的深沉理解和智慧。
在人类对技术和利益的关注超过对自身灵魂的呵护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在世风巨变、物欲横流、所谓的时尚和热点频繁出现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其支配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时常发生偏差和紊乱,以致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当然,这无法排除时代与社会大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然而,如果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持的心态决定的,所谓的“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灵鸡汤》推崇乐观平和的心态,坚守善良真率的操行,追求平淡中所蕴涵的朴素美。正是这种看起来依然是“保守”的东西,在拯救、平衡着人们的内心;正是这些撼人心魄的力量,把人们从困惑和彷徨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人们企盼真情,追求“真、善、美”,渴望情感的交流与慰藉——这种超越种族国籍与性别长幼的心灵呼唤,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一种共同默契与水乳交融,这就是《心灵鸡汤》所蕴藏的人文内涵,也是其深深打动广大读者的内在因素,亦是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并且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1993年,首本《心灵鸡汤》在美国面市后即一炮打响,极为畅销,在当时的全美每10本畅销书中就有5本是《心灵鸡汤》。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十年来出版界的一大奇观”;《芝加歌论坛报》评论道:“这套书之所以能够如此走红,是有其充分理由的——它使人们体会到高尚和喜悦,简直就是没有音乐的圣歌。”同时,《心灵鸡汤》的巨大影响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随后以4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总销量已逾6600万册。原版《心灵鸡汤》之所以大获成功,从图书出版的技术操作方式来看,也是有其必然性的。在首本《心灵鸡汤》成功后,原出版公司决定顺势连续推出系列产品,为此,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编辑小组,负责审阅来自全美各地的征稿。为了确保征稿的质量,要求每本书的征稿不得少于5000篇。编辑小组仔细审阅全部征稿,并对每篇文章评分,所有被评为9分的稿子均由总编亲自审阅,从中再挑出200篇寄给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人阅读,最终精选出101篇顶尖文章成书。如此操作出来的图书,取得骄人的市场业绩是意料之中的。
然而,外版图书即便在原出版地畅销,并不能完全说明将其引入我国后也肯定能获得成功。众多的事实已经表明,并不是所有引进的外版图书都尽如人意,图书市场上水土不服者比比皆是,业绩平平乃至败走麦城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从出版的业务角度来看,这其中既有具体业务方面的失当,也有文本操作技术方面的缺憾,更有对市场判断与把握方面的疏漏,等等。然而,英文版《心灵鸡汤》的成功案例可以充分说明,只有心系读者,面向用户,才能取得读者的信赖与认可;只有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认真调研,切实把握目标读者的有效需求,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选题;只有立足现实,结合本国国情,才能准确引进切合我国读者阅读实际的外版图书;只有牢固树立开拓创新、追求精品的出版理念,并发扬倾心投入与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才能打造出卓越非凡的品牌,从而赢得读者的青睐与市场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