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法〗勒内·基拉尔著,罗?译
三联书店1998年4月出版
这是一本哲学家写的文学批评著作,他利用文学作品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作者分析了塞万提斯、斯丹达尔、福楼拜、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普鲁斯特等5位著名小说家的作品,而分析的基础是他的“模拟欲望”的理论:在人的头脑中有由三个项产生的欲望,即客体、他者和主体,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欲望主体、介体和客体构成了一个“欲望三角”。这一理论的基点是,人的欲望莫不生成于他人的欲望之后。例如,堂吉诃德的欲望生成于“十全十美的游侠骑士”拉玛迪斯的欲望,于连·索莱尔的欲望生成于拿破仑的欲望,爱玛的欲望生成于她所读过的“浪漫主义的女性人物”的欲望,马塞尔的欲望生成于他所崇拜的名作家贝戈特的欲望,而斯塔弗洛金是《群魔》中所有人物的欲望的介体。欲望三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介体离主体近,则欲望强烈,介体离客体近,则欲望微弱。
欲望三角的理论使勒内·基拉尔反对用历史、用政治、用意识形态解释《红与黑》。斯丹达尔描写了不同的生活经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的人为什么不幸福?”斯丹达尔说,我们不幸福,原因是我们虚荣。贵族作为个人,是高贵的,富于激情的,然而作为阶级,则是虚荣的,逐渐与资产阶级沆瀣一气,对来自平民阶级的富于激情的人关上大门,从而把模仿它的阶级引向虚荣,引向欲望的不祥之路。于连·索莱尔就是这样不断地追求飞黄腾达而突然从天上摔到了地上,当他清醒地认识到他的欲望之虚荣的时候,他才远离了模仿贵族的欲望,回到德·莱纳夫人的怀抱,找回了失去的幸福,平静地走上断头台。因此,勒内·基拉尔十分重视小说的结尾。他说,他所分析的每一部小说的结尾都是“皈依”,都是“真实的神殿”,都是“重现的时光”,都是“个人和世界,人和神之间的和解”,所以,“小说的结尾必然平常,因为所有的小说的结尾都确实重复同样的事”。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是法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哲学家,如米谢尔·塞尔、吉尔德·勒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雅克·德里达,介入文学的热潮的一部代表作,正应了乔治·布莱的一句断语:“哲学就是文学,文学就是哲学。”
董乃斌
《美国红尘》、《美国世故》刘荒田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出版
在旅美的华人作家中,刘荒田是非常勤奋的一个。他自二十多年前挈妇将雏去国赴美,每天在沉重的工作之余,不辍思考和读写,在美国和香港的中文报刊上发表大量随笔,然后加以集结,以前不算,仅2001年6月到2002年1月,他一下子就在国内出版了4本散文集,《美国红尘》系列3本,《美国世故》1本,其中篇目只有极个别重复,绝大多数都是新鲜的、独一无二的。
刘荒田文字老练泼辣,既善抒情议论,尤长调侃谐谑,更敢于坦露心灵,自嘲自讼。他引以为自豪的是“始终保住‘真’——叙事的真实,抒情的真诚,议论的率真。”(《美国世故》自序)他本是个热情洋溢的诗人,现在饱经沧桑、多所历练而世故加深,于是诗情内敛而目光更锐,笔触更利,以属于草根阶层的旅美华人之眼从方方面面观看、体察美国,两种文化的碰撞、冲突、摩擦和渗透交融,实实在在、具体而微地显现着,遂使许多篇章既富情趣,又发人深省。比如男女两性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恩怨纠结的问题,而在美国则花样最多也最少顾忌,所以荒田也就谈得多。《美国世故》全书四辑,有“男人和女人”一辑,另三辑中也不乏对此问题的关注。如“美国式世故”一辑中,《礼物单的困惑》《要宠物还是要未婚夫》《丈夫可否‘出让’》《‘非礼’该视否》《‘非礼’该报否》等篇,谈的仍是男人和女人。《假洋鬼子的想入非非》大半与此有关,《东张西望》中也有“爱情及其他”专辑。这些文中既有光怪陆离、闻所未闻的事实,又有一个现代中国男人(而且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男人)对此类事的困惑和思考,估计无论社会学家还是普通读者都会有兴趣一读。
白烨
《我的人生——浩然口述自传》郑实采写
华艺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作为一个有成就又有争议的当代作家,浩然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这种“热”,既涉及到对他的那些代表性的作品如《艳阳天》、《金光大道》如何评价的问题,又涉及到对他在“文革”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如何看待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的解析与考量中,来自作家本人的说法与看法,无疑是重要的材料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的人生——浩然口述自传》一书颇值得关注。这本由浩然口述,郑实记录整理的自传,基本上概述了浩然作为平民作家苦苦追求文学的一生经历。其中,作者酝酿、创作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的缘起与经过的忆说;作者在“文革”前后春风得意又惶恐不安的心态以及与江青的交往、与北京作协的“文革”的纠葛,都来自作家亲身经历的如实叙说,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这部口述自传,在讲述经历与感受的“真”与“实”上,也颇见浩然的贯有风格。如谈到对北京几位同行作家的评价,几乎口无遮拦:“我觉得同代的从维熙还要在目前的水平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太大的前途没有;王蒙复出后没写什么重要作品,不如他当‘右派’之前的作品有活力。陈建功应当能写出来,可是当官了……。”准确与否另当别论,直言不讳确是实情。
《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孙立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有关中国文学批评的著述,为数已不算少,但大多是史类著作。孙立的《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从学术史料、批评文献的角度爬梳剔抉,在文学批评的学术研究著述中另辟蹊径,因而颇值得称道。
《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分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和清代七章,对文学批评门类的主要著述,从文献学的角度作了分类叙录,叙录又以作者简介、版本沿革、文献来源、内容概要、思想影响为序,进行要言不烦的介说。作者不仅在资料的搜集上广采博纳,而且在文献的介说上钩玄提要,个中不难见出作者在占有资料与研考文献上的学养与功力。这样一部著述,集录了文学批评的主要文献,又包含了批评文献的研究文献,应该为研习中国文学批评所必读。
由此联想到现代、当代的文学批评的治学,也是史类著作频见,文献著述罕见。这个不应有的空白,也该由有识之士来作弥补了。
倪伟
《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塞尔登这本书把中国革命和抗战放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中来考虑,它把焦点放在中共与农民关系的社会经济基础上面,指出中共在陕甘宁等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税制改革、互助合作、建立民众团体、举行地方和地区选举等政治经济纲领,使贫困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权益,从而扩大了中共政权的社会基础,缓和了根据地内部的阶级矛盾。正是这些富有创造性的举措使中共能够在日本和国民党的双重夹击下生存下来,并在随后获得了全国政权。塞尔登认为,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最富创造性的时期,而且预演并影响了席卷亚、非、拉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就此来说,延安道路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国的边界。
这些观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其实算不得陌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灌输的是与此相似的一套观点,尽管使用的是另一套话语。
《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
〖奥〗卡琳·诺尔-塞蒂纳著王善博等译
东方出版社2001年出版
也许是因为以前老是受到理科生的嘲笑和讥讽,如今读到塞蒂纳这本书竟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做实验有什么了不起?科学知识不也是建构起来的?也未必比人文学科高明到哪里去!总算是可以一吐当年恶气了。
在以前,人们总是认为科学是一种“发现”活动,它发现自然现象中的内在规律,而这种规律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验证。塞蒂纳在本书中戳穿了这种对于科学的迷信。她认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是建构性的,而非描述性的;是由决定和商谈构成的链条。这一建构过程包括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即实验室中知识的建构和科学论文的建构。在实验室中,科学对象不仅是技术性地被创造出来,而且也是符号性地、政治性地被建构起来的,因此,科学成果同样应该看作是文化实体,而不是被“发现”的自然固有之物。科学论文的建构就更明显地带有商谈和权力干预的痕迹,在对初稿的修改和终稿的确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利益的融合与分裂。
建议理科生们读一读这本书,不过我想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建构性恐怕早就了然于心,只是不愿意来揭开“皇帝的新衣”罢了。
李公明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纪广茂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齐泽克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已经并不陌生,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将更使人们从对他的政治立场的关注转向对其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思考。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是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及其与极权主义、种族主义等政治构建的关系,同时也是一次把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拉康、海德格尔、德里达、伽达默尔等等思想巨匠熔于一炉的理论狂欢,在其论述的方式中更是处处闪烁着无与伦比的深刻与机敏的辉光。
人们早已明白,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清理与批判(无论是来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或左翼的全球化批判理论)在面对一种因为无耻而使自己不断成为现实的对象的时候,已经难以奏效。这时,齐泽克式的意识形态理论所具有的颠覆性与穿透力或许将重新点燃希望∶使意识形态的非真实性及其现实形态在笑声和嘲讽声中呈露出来,也使“我们”与这种现实之间的真实关系呈露出来。
《建筑的伦理功能》〖美〗卡斯腾·哈里斯著
申嘉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在这位耶鲁大学哲学教授的视野中,建筑不仅仅具有美学或技术的价值,而应是“对我们的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由此而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建筑的伦理思考。但作者指出他对“伦理的”(ethical)一词的理解是更接近于希腊语的éthos(精神特质),而非通常所指的“ethics”(伦理、道德)。因此作者所论述的中心问题主要是建筑在“帮助形成某种共同精神气质”方面的功能。但是我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允许“误读”的存在∶从“可取的生活方式”的维度上对我们时代的建筑实行伦理道德的批判——作者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其实也没有刻意地回避这种批判的精神。如果说,平庸的民居建筑是平庸时代的精神气质教科书的话,极尽奢华之能事的权力机构建筑则是这一时代的权力经济学中最为公开的秘密和最为触目的形象,只是人们或许很少思考它们的含义、追究它们在道德上的合法性。从建筑的伦理功能出发,完全有可能指涉于意识形态-政治领域,或许这会成为作者下一部有关建筑的著作的主题。
杜丽
《采花贼的地图》迈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在旧书店见到“迈克”的名字,一把抓在手里,书名、价格都没看,只是略一翻文字,确定正是那个“迈克”,就狂喜地奔向款台。这是本专栏文章结集,内容无非是逛街、停电、电影、画展、秋天、春天、巴黎、香港、旧金山——迈克又何需写重大的事件问题?日常点滴他都有最刻骨的记忆和感受。回荡在纸上的,与其说是“张爱玲风”,不如说是“迈克风”:他的文字风光旖旎,又百?千回,平时我们轻轻滑过的东西,他都叼得紧紧的——但他叼得真叫准。他说自恋有点像人生的甜品,没有也照样活下去,但有了它就格外多姿多彩。迈克这样的文字又何不是我们的甜品?尤其对格外嗜吃甜品的人来说,把它当成主菜也未可知。
《纽约明信片》娜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0月出版
这也是一本专栏文章结集,过去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读过一些,现在结成一本书,读起来很奢侈。这里写的虽说是纽约的“好玩的事”,但吸引我的却是作者的见识和眼光:纯正的艺术品味、良好的艺术食欲、雍容不迫的姿态。娜斯仿佛一个阅历尽了纽约艺术“风月场”的玩家,不吝见识,侃侃而谈,因为“有”,所以她不怕挥霍,读来感觉十分丰饶——不是任何一个纽约客都可以跟你这样谈纽约。娜斯是有她从小的艺术修养做“底”。这本书和迈克的书一起读很有趣:迈克是收,像女人,攫住不放,见一样拾一样,满怀满兜;娜斯是放,随见随丢,一路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