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书刊市场迅猛发展,人们由此眼界大开,知道除了中国还有七大洲四大洋,当首推图书的功劳。但往往矫枉过正,大浪淘沙不免泥沙俱下,从写作质量上说,连编带抄都可称其为书,整篇不分段没标点才先锋。译著是管他几流作家,几流作品,带洋名的就行。古文今译、汉英对照,充满了古今、中西文化的碰撞,出了错不仅贻笑大方,而且丑都出到外邦去了。从编辑
印刷质量上说,缺字、少页,错别字连篇,不胜枚举。至于盗版书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性质不同。只是人们已很难分清是民是匪了。
现在写书的、译书的、出书的很讲民主,把生杀大权全部推给读者,您自己定夺吧!岂不知如今的国民素质是你喂什么就咽什么,就是文化人,分辨起古今中外的图书来也是吃力的。然而著书立说、出版印刷,是个系统工程,所以不夸张地说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大业,有政府行为在里面,自知不是长项,说多了就不着边际了。
文化枯竭时,人们饥不择食,捞着一本书囫囵吞枣般咽下,来不及咂摸品味,但都是精粮,没有问题。文化繁荣了,各类书籍争相亮相,任凭你挑来选去,人们反而踌躇犹豫了,世界真是平衡的,你有啥怨言?
日前逛书城,碰巧几位名作家在签字售书,暂不讲他的名气有多大,书的内容如何,仅就书的装帧设计、印刷质量,就让人直觉是“严肃音乐”,我毫不犹豫地各买一本,当了一把“追星族”。大概用不着几日各路游击队就会杀将出来,又会是一个让著者、读者都尴尬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