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中国100个院士的家

2002-07-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普通人眼中,代表着科学的“院士”是一个非凡的群体。在他们的身上,爱国热情与科学精神,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璀灿成就与朴素无华,高贵人格与平凡生活,浪漫情怀与求实态度……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地统一于一身。而院士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是永远与实验、数据为伴吗?是如常人想象中的枯燥与乏味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牛群与钱江晚报的20多个记者转战10多个城市,历时2年时间,走进了100个院士的家,展开了与院士们愉快生动的约会,最后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合集成书为《走进中国100个院士的家》出版发行。

该书对院士的经历和成就并未做全面而具体的叙述,而是通过短短的采访,生动有趣的镜头,反映了院士们生活化人情化的一面。本版内容摘自该书。

牛眼看院士

□牛群

我从小有三个志愿:当老师,当医生,当兵。后来阴错阳差说了相声。我又立志要当艺术家了。再后来又搞了摄影,做了总编,成了县长,眼下,一边儿当着县长,一边儿办着学校,又干上了集团老总。于是三天两头儿立志。我的朋友都亲切地“恭维”我:“狗舔八泡屎。”但是我舌头再过硬,心里再没数儿,就是把这辈子所有想干的事列出三百六十样儿,也不敢想我这辈子要当院士!在我眼里,院士是什么?天上的星星!虽然亮,虽然灿烂,但远在天上。一个令人尊敬,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令人垂涎三尺可望而不可及的群体。一个院士得多大学问哪!那就是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您琢磨琢磨,像咱这没学问的,见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还不是一个傻小子啊!

谢谢我的好友朱海策划并牵线,钱江晚报老总李丹下决心大投入、大采访、大制作,组成了二十多人特别能战斗的记者队伍。我们历时整整两年,转战十几个城市,走访了100位诺贝尔式的中国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我走进这些院士的家,我才发现他们一个个儿都是慈祥得不能再慈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滋润得不能再滋润,好玩儿得不能再好玩儿的好老头儿、好老太太、好……老小孩儿。

一路采访一路笑声,但常常是伴着泪花。

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就像我说相声一样,要想把欢乐送给别人,首先要学会把眼泪留给自己。我深知他们辉煌的背后有多少酸甜苦辣。

不敢说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程。我只想把欢乐送给每位院土,把院士们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介绍给更多企盼自己成功的朋友。我们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也可以从认识院士开始。

我爱他们,真爱,因为——

在浮躁的今天,这是最不浮躁的一群人。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是怎么都难以污染的一群人。

在牢骚太盛的今天,这是最没工夫儿发牢骚的一群人。

在信念动摇的今天,这是最顽固不化坚守在理想王国的一群人。

在崇尚自我的今天,这是最懂得尊重别人的一群人。

在珍惜生命的今天,这是最把民族的命运看得至高无上的一群人。

然而,在国家走向强盛的今天,这又是最不愿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上、放在心上的一群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