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译”事杂谈

2002-07-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陆杰 我有话说
现在国内引进的计算机图书越来越多,可翻译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几年前计算机图书出一本火一本的时候,译本种类少、译者相对都比较专业,再加上整个计算机族都患有“知识饥渴症”,翻译质量的问题也没有太多地被关注;然而随着引进计算机图书品种的不断增加,译者队伍在不断扩大,人一多了从业者水平就难免参差不齐,翻译质量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更多的读者对翻译质量怨声载道——连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家翻译的著作都不免有生造之讥,是读者的口味“刁”起来了还是翻译的质量确是有待改进?翻译质量的问题究竟症结何在?

“译事三难”

如果说翻译的质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文学类图书的翻译问题上这样的评判也许还能说得过去,可到了计算机图书的翻译领域却未免有搪塞敷衍之嫌——文学类的翻译质量评判标准毕竟主观性比较强,而计算机图书属于科技类图书,它的翻译质量存在客观性评判的标准。计算机图书的翻译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好?

西学巨子严复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计算机图书翻译到什么水平才算妥善?简明而合适的答复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严复自己也说过:“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氏偏重“雅”,译文用了秦汉式的古文,并且说:“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天演论〉译例言》)。在计算机图书的翻译中“雅”也许是一个不需要太多考虑的因素,所以我们暂时撇开“雅”,只分析“信”与“达”:严氏的三难中,“信”是忠于原文,比如原文是“loop”,翻译过来就必须要是“循环”而不是“回路”、“线圈”,更不能是“跳转”,此谓之“信”。“达”包括两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用佛家的术语说,一个方面是“所达”,即原本所包含的知识等;一个方面是“能达”,即译文。所谓“达”就是“能达”与“所达”的一致,换句话说,译者在译文所表达的与作者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图一模一样。

“信”是计算机图书翻译最基础的要求,因为作为科技类图书翻译的分支,如果不能做到严谨的“信”,图书的翻译质量肯定就不会可信;“达”是在“信”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要求,即准确基础上语义通畅、原汁原味地反映作者本来的意图。按照“信”和“达”的标准我们反观国内的计算机图书翻译,我们会发现能够真正达到这个标准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坦率地讲,我认为国内计算机相当一部分的翻译根本连“信”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如果说实现“达”是一个能力问题的话,实现“信”纯属态度问题了,有的计算机图书中连“RFC(征集意见,Request For Comments)”都能翻译成“认证请求”,其译者的职业态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译者专业知识不足、胡乱“创造”译法的例子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个中原因不一而足,我将在下文中单独讨论这个问题。“达”对于译者的要求更高了一层——不仅要自己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原意,同时也要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让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转述”了解到作者的原意,那些需要让读者看着中文想着英文是怎么讲的、然后才能理解作者原意的译作都没有做到“达”。

国内计算机图书的读者也真是可怜——本来“信”和“达”是一本译作最基本的要求,现在却成了令人寤寐思服的“奢望”!我们不禁要问:国内计算机图书的译者怎么了?

译者的问题也是出版社的问题

我并不是要一篙打翻一船人,但歌功颂德或者讳病忌医都是于事无补的。优秀的译者和译作在国内并不乏可陈,可计算机图书翻译方面更多的是糟糕的译者和译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译者的问题也是出版社的问题,因为出版社在这里扮演的是译者的遴选者、编辑者的角色,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译者身上是不负责的推诿。

译者的问题在哪里?我想最关键的还是有些译者对自己的专业翻译水平不自量力,一些翻译工作室的翻译人员往往都是学外语出身的,在非专业领域里的翻译水平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可是一到专业领域比如计算机图书的翻译时,专业知识不足的先天缺陷就顿显无遗。专业术语的“大众化”翻译、各种“创造性”的译法层出不穷——“信”的标准早就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另外译者本身对于作者的原意也根本就不能理解,这样如何能准确地“转述”作者的原意、如何能译出“达”的作品?

和很多计算机图书出版界的朋友就译者的问题进行沟通时,绝大部分的人都觉得现在要找到一个好译者非常困难——要翻译好计算机图书,译者既需要牢固的英语基础、更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这种人才的数量本来就稀少,偶有二三子也被各种软件硬件公司挖去做了顶梁柱,所以这个市场是一个绝对的卖方市场;而作为买方,出版社却往往无法给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报价,所以找不到或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才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当然出版社也有国内图书定价偏低等问题的苦衷,但是机制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译者的问题。

译作和原作相比肯定有一个滞后周期,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领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的出版社:一本书刚刚译完甚至还没有译完的时候,国外更新版本的图书已经上市了。为了尽量缩短这个滞后周期,出版社通常就不得不放宽对于译者选择和翻译质量的要求——谁都不可能为找一个合适的译者或者为字斟句酌地审稿而无限期地拖延出版时间,这也是出版社不得已的苦衷。但是某些出版社在译者的选择方面也忒马虎了些,最近看的一本书居然找了三十多个译者,每人负责几十页内容的翻译,结果最后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真是令人惨不忍睹。“流水线”式作业的前提是要有统一、可约束的规范,而这样的规范只有在简单的机械劳动中才有可能实现,像翻译这种带有很强理解与创作劳动在内的工作,我相信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有这样的规范产生,“流水线”式翻译的质量自然也就没有了保证。前些天看到一位网友说超过三个译者的书他绝对不买,我深有同感。

另外目前国内的出版社在计算机图书出版方面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编辑。当然,让所有的编辑都是计算机专家不仅不可能,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每个出版社都应该有一批这样的专家型编辑作为技术资料翻译和创作的把关者来控制最后图书的质量。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也许各方面的困难都很大,但是我想每个出版社都配备几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或许不无可能。

科学呼唤标准

正如钱学森教授指出的,“知识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是不是叫做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实践的经验”,尽管人类的翻译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计算机图书的大批量翻译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并且,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是凭借他人或自身的经验进行翻译,现有阐述翻译方法的论著大多还只是这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翻译还只是“前科学”。要实现翻译的科学化,就首先要有翻译标准作为基础。

标准化是一个行业成熟的基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标准化,所有软硬件厂商生产的东西都不兼容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图书的翻译同样也面临术语标准化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同样的原文在不同译者的笔下就有了不同的译法,我们很难说究竟哪种译法更高明一些,但是如果大家对同一个事务不能有一个统一的译法,显然哪种译法都不见得高明到哪去,因为对于读者来说,在读不同的书的时候就会因为这些不统一的术语而感到困惑,这显然是违背了翻译的初衷。

标准化不等同于同质化。比如说,J2EE是一个标准,在遵循这个标准的基础上IBM或者BEA可以推出各有千秋的平台,但有了这个标准让不同的平台上的用户能够实现在各自平台基础上的跨平台操作。计算机图书的翻译也一样,如果所有的术语有了统一的标准,每本书自身的特点并不会因为这个标准而被抹煞,而对于读者来说却省却了在不同的术语之间同语言“翻译”的麻烦,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如果计算机图书出版界有一个术语标准译法表,无论是对于出版社、译者和读者来说都将会是一个莫大的喜讯。有了这样的标准术语表,计算机图书翻译的科学化就有了一个最底层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理想。

该译的与不该译的

计算机图书的翻译有时候真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的译者兢兢业业翻译得非常认真仔细却仍然不能让读者满意,我认为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哪些应该翻译、哪些不应该翻译没有把握好。

高端计算机图书的读者都是专业读者,对于他们来说,一些不该翻译的东西翻译过来对他们来说一定会是件画蛇添足的事情。比如说XML非要翻译过来说“可扩展标记语言”、MFC非要翻译过来说“微软基础类”、ASP非要翻译过来说“活动服务器页”等等,这样都属于“过度翻译”。再比如说一些业内人士都已经接受的英文术语像XML Schema、Enterprise JavaBean等也都没有翻译的必要,因为对于这些读者来说,就他们的知识背景而言他们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些词汇的翻译,相反这种翻译会给他们带来混乱。“捻花示微笑,悟者一笑粲”(严复《说诗用琥韵》),让目标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明白要传达的信息也就足够了。

在“过度翻译”的同时,有些计算机图书却又出现了“翻译不足”的问题。比如说举例程序中夹杂的注释,这些注释在很多书中都是不翻译的,可这些注释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思想,这样的内容不翻译岂不是翻译不足?再比如说XML等中间表现层次的标签,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不查字典就可以搞清楚这些标签内英文单词的含义,所以也就无法搞清楚这些标签的层次关系。而对于XML来说,支持多国语言是它的一个基本特性,如果这些表示层次关系的内容翻译成中文,我相信会更有利于国内的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所涉及的内容。

孔子说过“过犹不及”,可见“过”和“不及”同样都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在计算机图书的翻译中不仅要避免“过度翻译”,同时也要避免“翻译不足”的问题。

计算机图书翻译的问题可以说“源远流长”了,写一本书恐怕都不能把这个问题彻底说清楚。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起到够抛砖引玉的作用,听取更多业内人士对于这个老大难问题的高见,欢迎致信johnlu@yeah.net指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