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之师外似木讷古板,其实是很幽默睿智的人。南开大学历史系开会,他的发言往往会有妙语出。有一次,在牛年元旦庆祝会上,他说,牛年可不要吹牛,要学牛的埋头苦干。在场的人都会心地笑了。晚年,先生的视力只有零点二五度,他讲话前推着深度眼镜自嘲说,我现在真正是“二五眼”。前些年,我经常陪先生外出开会或者修改稿件,傍晚散步,先生有时与我谈起他的学生生活。他说在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读书时,所长是傅斯年先生,副所长是郑天挺先生,同学们戏言:“郑(谐音正)所长是副所长,傅(谐音副)所长是正所长”。又说昔日众所推服的同窗中,傅乐焕不苟言笑,邓广铭(恭三)颇恃才傲物,张政火良则书生气十足。同学们取笑说:“乐焕不乐,恭三不恭,张政火良不懂政治”。这些话其实也不太逗乐,可是佩之师每讲到这些往事,脸上就会荡起孩子般的笑容,嘿嘿地笑出声来,眼睛也在镜片后眯成一条缝。我感觉到老人好像又回到了读书时代。
佩之师的学术文章写得严谨规范,史实考证工夫,学术界有口皆碑。但是,晚年佩之师也写了不少随笔和散文,发表在报刊上,我知道上海文艺出版社曾经约佩之师编辑一本学术随笔集。中华书局即将出版的自选集《陋室文存》,收入了佩之师在《今晚报》、《天津日报》、《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许多随笔和札记,或针砭当今之时弊,或抉发古人之幽隐,或解答读史之疑难,文字浅显,笔调清新,内容广泛,博古通今,显示了佩之师学术风采于厚重朴实之外,另有幽默轻灵的一面。
佩之师的学术随笔大多与历史掌故有关。如《娘子关与娘子军》,订正时下认为石(家庄)太(原)铁路所经过的娘子关,为唐朝平阳公主驻军之所的错误说法,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订娘子关乃因妒女祠而得名。《海瑞是否回族》告诉我们那位因为《海瑞罢官》的戏剧而使国人家喻户晓的清官海瑞其实是回族出身。《哪吒是印度人》则澄清天津人多把哪吒当作本市陈塘庄老乡的说法,指出哪吒其实是佛经中的神话人物。
从佩之师随笔的题目可以看出老人对于世事的关心。《我国最早的技术转让》只有200来字,讲了《庄子》中关于宋人转让防手冻技术的故事。《古代的人体特异功能》介绍了《汉书》、《梦溪笔谈》、《新唐书》中的几个相关的记载。类似的文章还有《从〈四郎探母〉谈到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历史上的地道战》等等。
有些随笔则是佩之师于“咬文嚼字”间,偶有所得而写成的。如《“宰予画寝”说》,辨繁体“画”乃“昼”字之误。《交代与交待不齿与不耻》引经据典辨别“交待”乃交代之讹,“不耻”为不齿之误。《寒食禁火与介之推》则辩明二者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佩之师对写学术随笔有自己的看法:“我看过几本学者自选集,都是选者生平的得意之作,我对之也叹为观止。但总觉得其严肃有余而观赏性不足。如何补救,因为平时我常在本市《今晚报·日知录》版以及本市、外地刊物上写些短文,积久也有多篇,我把这些小品搜集在一起,名为《涉史随笔》。使其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具有学术性。”又说:“这些小文倘能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其雅俗共赏,这是我的企盼”。把写随笔与学术和知识传承的社会责任感(“雅俗共赏”)联系起来,佩之师的书生本色于此毕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