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7月15日讯 今天,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的作者,著名作家孙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举行。孙犁从事文学活动及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境界高远,语言醇美,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
孙犁于7月11日逝世,几天以来,京津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消息,刊登评论,《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天津青年报》连续几天都出版特刊,怀念这位作家。7月14日中午,记者看到仍有读者冒着酷暑来悼念他们热爱的小说家,一位六十多岁、姓魏的老同志代表他九十岁的老父亲向孙犁遗像深深鞠躬,场面令人感动。
因为孙犁作品精粹,而且为人淡泊,远离名利场,所以,他深受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热爱。孙犁被称为是当今中国这样一种罕见的作家:即,他的创作实绩、作品水平及文学史地位低于他所得到的世俗评价。作家肖克凡曾把孙犁称为“一面迎风也不招展的旗帜”。如今,这面旗帜落下了,“荷花淀”的水干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得知孙犁逝世的消息,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纷纷致电表示哀悼。孙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编辑和文艺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和辛勤的园丁,他不断地发现新人,扶植新人,不少当今最著名的作家都曾得到过孙犁的奖掖和扶植,这其中就包括刘绍棠、从维熙、铁凝等。
据《天津日报》副总编、天津孙犁研究会会长滕云介绍,6月下旬,天津孙犁研究会还曾组织京、津等地的50余位作家、评论家,在河北白洋淀举办了孙犁创作研讨会,并冒雨赴荷花淀,寻访孙犁的故乡安平县孙遥城村。几年前,著名作家、《红旗谱》的作者梁斌曾在小范围的一次会议上,称孙犁为“当代中国唯一的散文大家”。
孙犁晚年的作品主要是评论、杂文,结集为《澹定集》、《尺泽集》、《曲终集》等十种,80年代曾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去年这十种书经重新校订,以“耕堂劫后文存”的总名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