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陆弘石:在无声与有声之间

2002-07-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祝晓风 文 侯艺兵 摄 我有话说

不久前,第二届“邵氏兄弟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邵氏公司的前身是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对“邵氏”前身的研究迄今几乎仍是空白;本届研讨会希望弥补遗憾,于是邀请内地两位学者撰写此方面的论文,陆弘石是其中一位。陆弘石为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是《天一影片公司与中国早期电影工业》。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尤其是中国无声电影的研究,是陆弘石的长项。他撰写的关于中国第一位电影制作者和第一家制片机构的考评文章,其成果已为电影学术界广泛吸收。在他指导下编辑的180万字的大型文献集《中国无声电影》,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无声电影的案头必备书;而他为该书撰写的题为《无声的存在》的长篇前言,则不断被收入其它有关学术书刊。他与舒晓鸣合著的《中国电影史》也得到学界的好评,已有韩文译本。他还曾任52集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国电影》的总撰稿和编导之一。

陆弘石和弘石都是陆红实的笔名。书卷气很重的他,1963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79年考入北师大中文系,是“新三届”中年龄最小的。1983年毕业后,他就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1999年调入北京电影学院理论研究室。

在毕业之后的近20年中,很长一段时间,陆弘石与“无声”相伴,这不仅是因为他和许多严肃的、真正有成就的学者一样,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长年在史料堆中搜索,而且因为,他所研究的又是电影史中材料较难搜集、研究难度较大的一段:无声电影。

陆弘石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电影可能属于这样一种艺术,它创造自身历史的速度与自身历史被遗忘的速度同样之快。对于不少人来说,无声电影仿佛已成了迢遥的‘远古史’;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无声电影的历史根本就不曾存在——如果‘历史是一种记忆’的话,那么,还有多少人记得有关本民族电影成长之初的种种‘往事’呢?但是,无声电影确实存在过、发展过,它的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曾经构成过一段自足的历史;无声电影又是一种‘无声’的存在,从更多的意义上来说,它的历史又是开放的、延伸的,它是电影的昨天,但同时又悄悄成了电影的今天的一部分。谁能说往日那份穿开裆裤的尴尬与今日衣冠楚楚的倜傥没有丝毫的联系呢?它们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陆弘石的电影史研究,特别强调一种“新的综合”,就是突破把电影史仅仅理解为影片(杰作)史和人物(大师)史的惯常模式,把研究的目光放大到对电影现象的综合考察上。不仅电影的创作思潮的流变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而且与之互动的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等诸种机制也进入了他研究的范围。他为本届硕士生确定的论文,就是探讨中国早期电影与上海商业文化语境关系的课题;而新出版的由他主编的《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一书,可以说集中体现了他的“综合史”的治学思路。

近10年来,《中国电影年鉴》经常收录陆弘石的电影史论文;他还与老一辈著名学者李少白、邢祖文一起,担纲《中国艺术百科辞典·电影卷》的主编,该书以十年之功,广求精审,今年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最近一年多,陆弘石又受聘中国响动颇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持节目部工作,他以往电影史研究中的读片积累,在影片节目的编排和专题节目的策划上派上了用场。与此同时,他的学术成果也广受关注,应台湾学界之邀,作为专栏或专文撰稿人,参与了《图说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年鉴》两部大型电影史书的编著。学者开始步入他的“有声”时代。

尽管工作繁重,但陆弘石最钟情的还是他的电影史研究,他的那个“无声”。目前他手头正在撰写的专著《记忆与对话:关于第二代电影的口述研究》,又在用“有声”(录音)的手段来丰富他的研究。在“无声”与“有声”之间,陆弘石在寻找一个学者的人生平衡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