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准备此次展销会,天津古籍书店从今年4月份起就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对其店内尘封多年的线装古籍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共整理出明清以来的经、史、子、集类线装书5000余套,其中还有一些鲜见的红印本、蓝印本、木活字本、手抄本,都是首次与读者见面。诸如明万历刊《资治通鉴纲目》和《南齐书》、清康熙写刻本《明诗综》、清乾隆刊两色套印《协纪辨方》、清同治刊两色套印《御批通鉴辑览》、清刊五色套印《杜工部集》,以及数十种清刊、民国版县志和各种宗谱、契约、执照等。这次展销会可以说是天津古籍书店近年来向市场投放线装古籍图书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
但是相对于畅销书的受宠,古籍类图书的市场依然显得疲软。该店古旧部负责人高先生抱怨,现在人们搞什么商业活动都喜欢和文化搭边,但对于真正的传统文化却缺乏热情。古旧图书自身的读者群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古籍图书的周转期加长,所以根本无法和畅销书相比。要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观,高先生谈到,需要加大对此类图书的宣传,增强人们对古籍图书价值的认识,看到其潜在的升值空间;同时期待全民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此次图书竞买会只是局限在同行业内,并没有向社会放开,所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竞买的古籍书价值大多在千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