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名字》

2002-08-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姜伟光 我有话说
7月17日《中华读书报》14版有一篇题为《名字》的文章,大概旨在举荐新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作者写道,这是“一个叫陈玉堂的名字爱好者,穷经皓首几十年,在古人的名字间倘佯出的煌煌巨著”。这实在令人不得其解了:从古代人的名字中竟能爬梳剔抉出近现代人物的名号来,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名字》的作者说:“一个人要那么多名字干吗……我死不开窍”,后来虽经朋友的“循循善诱”,但我看来,他其实仍没搞清名和字的关系。请看以下的文字:“起字是有规矩的。名在先字在后,意思要像填词做句一样考究对仗呼应,比如曹操是名,字就叫曹孟德,操守和德行很妥帖。”

名和字要考究对仗吗?非也。名和字只是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互为表里,所以字又有“表字”之称。字的涵义与名有相近、相辅或相反等关系。例如,文天祥名天祥,字瑞,“瑞”和“祥”义相近;岳飞名飞,字鹏举,“鹏举”和“飞”义相辅,朱熹名熹,字元晦。熹,明也;晦,暗也。“晦”与“熹”义相反。试想,“瑞”与“天祥”、“鹏举”与“飞”字数尚且不等,词性以及平仄相对又何从谈起呢?再看作者所举的例子“曹操是名,字就叫曹孟德,操守和德行很妥帖”,更是概念不清逻辑混乱了。众所周知,“曹”不是名或字的组成部分,它是姓。“操守”与“德行”虽然对得“妥帖”,但遗憾的是,“操守”既非曹操的名,“德行”也不是曹操的字。而“孟德”和“操”,无论如何也是“对仗”不起来的。

《名字》的作者偏偏又谈到了“号”。他说,“文人雅士还要有各种号:名号、雅号、室号、斋号不厌其繁,死了还要有缢号。”一句话中竟然出现了两处错误。其一,“名号”是指名字和别号,而“号”只指别号,“名号”是决不该隶属于“号”之下的。其二,作者把“谥号”的“谥”错写成了“缢”。缢字

是“用绳子勒死”或“吊死”的意思,这与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谥号”,相差更是甚远。

《名字》的末尾写道:“这认真是门学问。”这话听来有点别扭,我们不妨调整一下它的语序,说:“做学问是需要认真的。”但愿以此与《名字》的作者共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