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刊报道情况看,对盗版几乎是无从措手了。各级部门都表示头痛,更叫人感到解决无望。难道我们真要在一种充斥盗版的市场污染自己一辈子?笔者虽然是个普通教师,可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出版业的关心,也常常打听、了解一些发达地区或国家的反盗版情况。前一段时间,一位朋友从法兰克福参加国际书展回来,我就向他询及德国的反盗版问题。
这位朋友说,德国几乎没有盗版问题(这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国家对于盗版的处理,十分简单,却非常有效。这就是——重重处理经营者。我们国家打击盗版,一般就是去追索盗印的窝点之类。这种行动,费力甚大,可收获却极小。因为这盗印窝点极多,而且隐蔽,你抓住的只可能是几十、几百分之一,而其它照常盗印不已。所以,从市场情况看,街道上盗印本从没减少、收敛过。而德国,不去管什么盗印之处,而只从明显露在市场,直接违法,扰乱市场的盗版经营者抓起。抓住一家,不仅仅将这些盗版书没收了之,而是采取重罚。罚数十倍于盗版销售所获,罚得你哭爹叫娘,罚得你一次下来再不敢沾手,甚至让你破产。这样,那些众多生产窝点恐怕就会因无人助其销赃而自动洗手不干。
世界上的事,常常就是这样,很难的事,有时解决办法可能极简单。德国治理盗版的实践可以证明,要紧的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反盗版销售法出台,并坚决有力执行。这样下来,恐怕不仅对书籍盗版,连其它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也能得到极大地遏制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