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书花了一万多元。在印书时并没有从经济效益考虑,没有想到成书后的销售问题,当时只
想到将书印出来献给故乡小吏港育我养我的乡亲父老,同时也体现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印成后,一想到还欠了印刷厂一大堆钱,我这才慌了。印刷厂的钱这是一定要按时还的。于是便想到向机关学校售书。我先是给县内一些中学校长和单位领导写信,讲上几句客气话,随信邮去小作一本。如今中学校长和单位领导,大都是中青年人,很多人我根本不认识,他们收到信后都给我一些面子,总会销上十本二十本,作为单位馆藏,供大家阅读。为了早日收回成本,我便在校园内向学生售书。
中学生由于本身没有经济来源,家中给的只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们是扣紧肚皮省下钱来买书的。因此我售给学生的书价格一律优惠,只略收工本费,头几天在校内很快售出160多本,一人购了书别的同学便可以借来看,读过书的人也就用不着自己再买书了。由于是内刊号,这本书在社会上还未能广为人知,销得不算很快。我亲自上街叫卖吗?显然不能;我凭着老面子亲自到各个单位劝销吗?当然也不妥。看来,这样下去在短期内是很难收回工本费了,这次出书,亏是亏定了。
一大堆书放在家中如同一座小山。母亲说:“为了弘扬《孔雀东南飞》文化,你可以将它送送人。”我于是言听计从,几个月来,我先后向周边人士和外地名流学者、报刊编辑赠书数百本。外地人因读了小作而增加了对《孔雀东南飞》其诗其地的了解,青少年读了小作而受到深刻的启迪和熏陶。聊以自慰的是,看过这本书的人,对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追光精神无不啧啧称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本值得青少年认真一读的好书。一个中学生在深夜11时打来电话向我述说着当时看书的激动;一个年轻女编辑,因受到追光精神的鼓舞,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不到一周时间便学会了用电脑写作;还有读者写信向我致以亲切地问候。
这次出书虽然在经济上一时难以收回成本,但我却亏得心甘,亏得高兴,因为我对外赠书越多,越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名诗《孔雀东南飞》,了解“长诗之圣”的发祥地小吏港。一个人用自己的执着为人民服务,用一支渺小的笔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因为自己活着而给别人和社会带来好处,这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经济上的一点损失,也从精神上得到了补偿。这样,不断赠书即便会给我经济上带来亏损,当然也就是最划得来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