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人著作知多少?

2002-08-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祝晓风 我有话说
中国学术相当繁盛的清朝,到底有多少著作,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文化之谜,虽然学界一般估计在8万种左右,但并无明确的书目来证明。由老一辈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王绍曾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就这一重大问题给出了最新答案:即在《清史稿艺文志》著录9633部、138078卷,《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10438种的基础上,该书又增补清人著述54880种,总数达75000种左右。清人著述到底有多少,至此才算有了一个较接近事实的答案。

《拾遗》自2000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已引起整个古文献学界、特别是版本目录图书馆学诸领域及许多藏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与赞誉,著名版本目录学家胡道静盛赞此书“既为目录学上一大盛事,亦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研究员认为:《拾遗》不仅是对《清史稿艺文志》的补充,而且是对传世清代文献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与清理,其编纂理念及方法均已超越前人,“堪称20世纪古典目录学领域中有关清代文献著录的压卷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辛德勇研究员则指出:“王绍曾先生主编的《拾遗》书目多达54000余种,清代著述基本网罗在内,清史研究有了这个基础,会很快上一台阶。清代学术是具有总结性的,所以《拾遗》不仅对研究清史,而且对研究历代学术,尤其先秦两汉,都有重要意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者得知该书出版的消息后,已自费购买了这部3大卷280余万字的著作,因为他们都清楚,这部书对学术研究太重要了。为进一步推动这部书的修订完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于7月30日—8月3日在济南、青岛两地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探讨这部“巨著”(顾廷龙先生语)的学术价值和主编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

《清史稿》刊行于1928年,《清史稿艺文志》为《清史稿》十六志之一。该志始修于1914年,完成于1927年,由吴士鉴、朱师辙、章钰主其事。但因各种原因,致使此志多有脱漏,刊行之后,物议立起,尤以《书目答问补正》作者范希曾批评最烈,认为此志有“体例之失、断限之失、墨守旧志不知变通之失、弗注版本之失、讨究未核之失”等,至于其他小疏小误,就更多了。范因此拟撰《清经籍志》,以取代《艺文志》,但不幸英年早逝。缺憾良多的该《艺文志》仍然流行。1955年武作成撰《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增补清人著述10438种,用力虽勤,但与一般人对清人实有著述的估计(8万种左右),仍相去太远。顾廷龙先生说:“吾人欲窥清代著述之全貌,并进而穷清代学术文化之流变,则尚有待焉。”《拾遗》实现了这一愿望。《拾遗》增补清人著述54880种,是《艺文志》的5倍多。清人著述数目之多少,至此终究有了一个较接近事实的答案。程千帆先生认为,《拾遗》的编成,使得“清人传世诸籍得以略备”。更重要的是,范希曾所痛陈的《艺文志》“五失”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

《拾遗》的编撰工作是艰辛而漫长的,这一系列工作大致分三个步骤:一、检核书目,抄录卡片;二、剔除、筛拣、合并卡片;三、分类编排。而在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书名之异,卷数之异,版本之异,仅3600多位著者的籍贯、姓名、字号、室名及生活时间的确认就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因此,著名版本目录学家乔好勤教授特别指出该书“非深通古今文献、目录版本之学者不能为”。

此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拾遗》的编成出版,确为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大盛事,完成了一项大型学术基础工程。清史文献学专家、《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一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黄爱平教授指出:《拾遗》的出版,使一代学术文化典籍得以彰显。为人们探讨有清一代及清末民初的学术文化变迁提供了版本目录学上的保障。历史地理学专家、京城知名藏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辛德勇研究员认为:任何一个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不能不参考清人的成果,不能不熟悉清代学术史,而《拾遗》为人们掌握清人著述目录、掌握整个清代学术史,清理出了一个可靠的家底。他还说,查考清人著作版本,过去常用《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大体可靠,但很不全。《拾遗》已较完备,各种版本均记,这对从事古籍收藏者查核版本或判断是否稀见都有重要帮助。

版本目录学家、《校雠广义》两作者之一(另一作者为程千帆)、南京大学中文系徐有富教授,对《拾遗》一书的价值与特点作了系统归纳与论述。他说:《拾遗》的价值集中表现在以下诸方面:第一点是搜罗齐全。“史志目录,贵在将一代典籍,网罗无遗”。《拾遗》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从而全面反映了清人著述之全貌”。第二点是着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点是通过科学的分类来实现的。《拾遗》在分类方面的匠心,当世无两。第三点是开史志目录著录版本之先河。《拾遗》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版本项,并注明书目来源,这可谓一大创举,不仅保证了款目的可靠性,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书目的实用价值。第四点是纠谬正误,考证精详。《拾遗》用附注形式,对众多疑难问题作了考证,有的虽寥寥数字,但却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学术信息。图书馆学家、《中国目录学史》作者、原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系主任乔好勤教授和版本目录学家、《明代刊工姓名索引》的作者、天津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李国庆研究馆员,也各自肯定了《拾遗》的价值。顾廷龙先生在为《拾遗》所作的“序”中说:此书“不特公私名簿采录殆遍,著录之有歧异者亦多所辨正”,所著书目,“以类相从,厘然有绪,且各著版本,兼明出处,原原本本,得未曾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是对《拾遗》最恰当的评价和总结(会议发言详见今日本报16版)。

《拾遗》主编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也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话题。王绍曾字介人,生于1910年,江苏江阴人,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在校期间师从唐文治、钱基博诸大师,对钱讲授的目录学深感兴趣,用力最勤,毕业论文《目录学分类论》长达6万言,即是在钱指导下写成,并为其所激赏,后在钱建议下学校破例作为《无锡国专丛刊》第一种于1931年出版。国专毕业后因唐文治之介,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襄助版本学大师张元济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从此兼治版本校勘之学。学者们说:王先生在版本目录学方面的巨大成就都是在1983年之后获得的。除《拾遗》外,王绍曾还著有《山东文献书目》、《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册)、《山东藏书家史略》等,由他主持抢救整理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正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已出9大册)。虽已92岁高龄,王先生仍主持着几个大型项目:一为《清史稿艺文志版本知见录》,现已完成大半,此书将与《拾遗》合成双璧;一为《缪荃孙研究三种》(点校《缪荃孙集》、《缪荃孙书札》和《缪荃孙评传》);另一为《山东文献书目续编》,均在分头进行之中。

学者们强调指出:与顾廷龙、冀淑英两位大师一样,王先生也是近20年来国家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当代续修《四库全书》,最早出自他的建议;当季羡林主持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引起学界争议时,又是王先生撰文支持,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编纂《中国古籍总目提要》时,他仍积极出谋划策,所发表的一系列看法,后来均得到采纳。

近年来,重修《清史》的呼声愈来愈高,引起愈来愈多的人的关注。未来新的《清史艺文志》如何编纂?也是这次会议的话题之一。黄爱平从重修《清史》的角度指出:《拾遗》为纂修新的《清史》提供了可信、同时也可资利用的文献依据,其本身也应是《清史》的组成部分。她建议:合《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和《拾遗》三者为一,进一步纠谬拾遗、补充版本、排比编次,以形成“一部真正完善全备的清代史志目录”。这一建议得到与会所有专家的首肯。据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已着手组织人力,筹划《清人著述总目》的编纂,以最终完成“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