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种基础科学,比较远地脱离了现实的功利,不仅在大学招生中难以得到考生的青睐,即使是大学里数学系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也不是很多了。可是,一个民族是不能只有功利主义的技术而脱离了基础学科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的平台和应用科学出发的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类似于一个社会的人文氛围,人文精神不能直接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可是,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国家,最终会沦为精神的废墟而丧失前进的动力。
正如有人所说,数学是一种科学,也同样是一种文化。而要正确地树立数学的观念,培养一个民族的数学文化,我们就不能不追问这个民族的数学史,以及整个数学的学科发展的历史。而事实上,一些有眼光的人士,早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这样的努力。1998年开始,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数学史大系》,2000年出到了第7卷。这套书从上古秦汉开始,对我国几千年的数学发展的辉煌历史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并作出了较为精当和公允的评价。这套书的优点是洋洋几百万字,内容翔实细致,吴文俊的大师手笔也出手不凡,但由于卷数较多,阅读量太大而且相对比较专业,作为科普来说可能有些不适合,因此,一般读者很难接受。2000年8月,又有杜瑞芝在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数学史辞典(精)》,这本书作为专业工具书自然是不错的,然而依然难以为一般读者所接受。
一些比较好的数学史著作,读后让人受益匪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数学史》(斯科特著,侯德润译,2002年5月)以及科学出版社的《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就是此类著作。打开斯科特的《数学史》仿佛是一道奔腾流淌的数学长河滚滚而来:“就规模而言,她涉及从上古时代到19世纪两千多年,整个数学领域中主要数学概念的发展,结构宏大紧密;就细节而言,她让我们与牛顿、高斯这些巨人进行亲密接触,将代数、几何、算术、三角学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在过去大约100年中,数学已经变得极为高度地专门化,发现数学新成就的步伐已经加快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很少有人会贸然尝试涉猎近年来各种成就的所有方面。但是,在本书附录中仍然指出了某些主要的发展方向。这本书跟踪过去2000年当中主要数学概念的发展,作者从过去的数学家们的著作中广泛地引用材料,并试图用这种方法对他们在劳动中所碰到的巨大困难作出公正的评价。斯科特从上古希腊的数学起源,一直讲到近代几何和算术——数学中的女王,给我们展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而书后所附的数学家的小传,更为该书增添了些许亲和力。科学出版社的《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可谓独出心裁,该书是根据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标准”撰写的。书中介绍了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数学史知识,如二项式定理的历史、解析几何的诞生、对数的发明、机会游戏与概率等;从理论上探讨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阐述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等问题。如果说现今的中学教材是讲述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的话,而该书就是关于这些知识的知识,讲的是这些知识的来源,读来饶有兴味。还有一本是由Albers等著,袁向东译,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百年图史》,这本书是讲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历史的,图文并茂,充满历史意义。除了大名鼎鼎的菲尔兹奖之外,原书将各届大会上的邀请报告(即使人崇敬的1小时大会报告)的标题以及报告人的名字收录无遗,这是了解百年数学发展脉络的绝好窗口。原书由于出版年代限制,仅介绍到1986年的伯克利大会,现根据1990、1994、1998三届大会的会议记录,由译者等补充撰写了这几届大会的简要情况,并附上若干相关的照片,以附录形式作为原书的补充。将该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将推出的《2002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论文集》配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收藏意义。
在霍金、纳什和国际数学家大会热闹一时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数学大师在那里?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培养自己的数学大师之路还是漫漫征途,而这就需要大量优秀的数学类科普图书出现,以培养我们的数学文化。更要多一些优秀的数学史著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具有浓郁的“人文”积淀和氛围,使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