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恐怖小说市场潜力难测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家长指责某些影视作品或图书内容恐怖以至于惊吓到了孩子这样的消息,时有耳闻,在这个被媒体称为少儿图书的“恐怖年”里,这一问题愈发突出。在今年的暑期学生读物市场中,少儿恐怖文学似乎风头颇劲,然而其中也隐藏了不少问题。

在人们的印象中,恐怖故事往往是与冤魂厉鬼分不开的,因而很多人从主观上就排斥这类作品。但是,凡是恐怖作品就一定少不了那些鬼怪、暴力的东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恐怖文学作品可以被分为心理性的恐怖和神秘性的恐怖两类。心理性的恐怖作品里,无论它的故事多么惊悚怪诞,最终都会有一个可以用常理加以解释的结局。在那些出色的心理性恐怖作品中,作者会尽量制造奇怪和诡异,整个故事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事件和场景,让心情紧张的读者迫不及待地跟随作者去解谜。而最终的解释,没有一条不是符合常规的。像畅销国外的斯蒂芬·金的小说,就是“着力于对人的心灵活动进行描写,从而制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产生恐怖的感觉”。国内的早期准恐怖片《夜半歌声》,也根本找不出“鬼”的痕迹,却同样能达到效果。事实上,高层次的恐怖作品,是利用悬念、推理来达到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恐惧的效果的,而悬念本身就具备恐惧的成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天然的。

神秘性恐怖作品则与前者不同,它的故事也许发生得十分平常,几乎无需特别的解释。但其中所有的解释,都是游离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之外的——比如幽灵,比如怪兽,比如吸血鬼等等。这些作品往往会尽量从平淡中入手,仿佛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恐怖角色真的每天都在和我们打交道一样,接着便靠紧张的情节和恐怖情节或恐怖镜头取胜。而所有的“道理”,基本上也都是随着故事的叙述随出现随解释的。

粗览现今市场上的恐怖惊险类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以神秘性恐怖的为主。多数作品的名字中少不了“墓地”、“幽灵”、“鬼”、“尸”等字眼,不少书的内容更是以吓人为唯一目的。记者翻看了两本,看到一些情节时心头不禁涌起一阵阵凉意,但如果从故事整体构架以及情节的逻辑性上去考虑,就会发现粗糙、牵强、荒谬之处甚多。一些少儿惊险推理类小说也难逃这一模式。一位家长则毫不客气地将这类书斥为垃圾——除了能把孩子吓得半死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恐怖文学作品,在许多国家都是一块很大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在我国文化界中一直处于上不得台面的位置。近一两年来,人们对恐怖文学作品的需求有了明显的增长,市面上也出现了相关图书。除了引进版以外,也有不少国人自己写的作品问世。但是由于对恐怖作品的认识有误以及作者创作水平有限等原因,很多作品仍然是“单为恐怖而恐怖”,从而造成目前我国图书市场上的恐怖文学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稍嫌混乱的局面。以少儿读物为例,相比于国外的少儿恐怖小说的创作,国内的原创作品在内容、艺术手法上依然显得稚嫩,在恐怖的分寸把握上也稍欠火候。像几年前在中学生中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大宇神秘惊奇系列”,许多儿童文学专家均认为该书故事粗糙、语言口罗嗦、缺乏文学性,仅仅凭悬念、神秘甚至暴力元素逗引孩子的极大好奇。因此目前恐怖文学仍被一些人斥为“没有社会意义,因而不能算是一种文学样式”。

虽然如此,但恐怖文学作品日益受欢迎的发展趋势却不能被忽视。恐怖文学为什么如此有市场呢?

从精神医学上来讲,人们看恐怖作品,在紧张之后,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它能对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紧绷着的神经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而且,恐怖文学作品满足了人们对探索未知事物的潜层心理需求。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方卫平认为,由于孩子更富想象力和幻想,他们的幻想世界往往与现实世界相互交错,因此孩子喜欢恐怖文学更甚于成年人。据了解,几年前,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5城市进行的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让人们听到了来自儿童群体的率真的阅读渴求和愿望表达。许多儿童用“有想象力”、“恐怖”、“惊险”等词语来提示和描述他们所喜欢的图书,可见孩子对惊险恐怖类作品的呼唤。儿童文学评论家金波认为,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磨砺过程,心理上的“恐怖”也是一种体验,它可以给予人们胆识、睿智、想象力。在国外,甚至有舆论认为,使信息时代的孩子们回到阅读中来,可以说是恐怖小说的功劳。

近来,几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几套口碑不错的少儿恐怖小说。像接力出版社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明天出版社的“恐怖俱乐部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吸血鬼达伦·山传奇故事”系列、新蕾出版社的“幽灵街”系列丛书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吸血鬼达伦·山传奇故事”丛书的责任编辑叶显林认为,这些恐怖小说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并不是“单为恐怖而恐怖”,恐怖情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像《吸血鬼达伦·山》,虽然讲述的是人和“鬼”之间的故事,有一些让人觉得可怕的场面,但其主旨仍然是在宣扬儿童的勇敢、真诚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同样具有教化功能。

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家长认为书中的恐怖情节会吓着孩子。方卫平指出,这样的担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在国外也曾有过,这表明人们对儿童的阅读需求和心理承受仍然存在着认识误区。恐怖美学是儿童文学美学观当中的另类元素,只要考虑到儿童心理特征,分寸拿捏得好,就是健康的、安全的。像“鸡皮疙瘩系列”的作者斯坦所提出的“安全恐怖”概念,就是周到地照顾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有的阅读审美,虽然书中不时出现幽灵、鬼怪、恶魔等形象,人们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刺激和恐怖,但都知道到头来总会有惊无险。“安全恐怖”这一观念,甚至构成了儿童恐怖美学的最基本的艺术标杆和伦理底线。也为我国的原创少儿恐怖小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位编辑说:“我支持我的女儿看恐怖小说。”他认为,有选择性地让孩子读一些恐怖文学作品,是对孩子心理承受力的一种锻炼。有了成人的陪伴和指导,孩子受惊吓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在惊险推理小说专架附近,不少孩子在翻看这类书。有的孩子说是从小就喜欢这种“有点吓人的书”,有的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胆量。看样子,虽然关于少儿恐怖小说的争议不断,但在这个假期,这类书会有上佳的市场表现是可以肯定的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