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超大尺度的国度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我们在看《星球大战》系列的时候,无不为那宏大浩瀚的银河联邦而感喟。但仔细想来,那主要是电影制作者靠技术手段给我们的暗示,这在大规模数字化制作的“星战前传”中更是如此。严格地说,《星球大战》系列更像是一个古老的骑士故事,类似《三个火枪手》那种;主要的上场人物是骑士和公主,历险和情感段落在其中占了很大成份,而无边的星际舞台往往只是背景。

真正描写大尺度大场面的银河故事不是没有,较早做出这一贡献的是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便写出了著名的“基地”系列,在足够巨大的时空中尽展人类社会所能达到的极致。

“基地”系列是阿西莫夫的一个著名科幻系列,与他的“机器人”系列齐名。在动笔写作这套鸿篇巨制之前,阿西莫夫阅读了一些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作品,因而对历史那浩瀚画卷的变迁心生感触,于是萌生出写一部银河联邦历史的念头。

“基地”的背景是很久以后的人类社会,其时人类文明已遍及银河系的2500万个行星,人口则达到了1000的6次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银河联邦。而正值银河联邦兴盛之时,社会历史心理学家赛尔顿却根据严格的计算和分析,预言银河联邦行将崩溃,人类社会马上将要进入一个长达3万年的黑暗时期。而假如按照他的方案,在文明退潮之前先建立两个基地,用以保留下文明的火种,则可使这一黑暗期减少为1千年。所以作品一开始的描述,就是赛尔顿因“蛊惑罪”被流放,而他则借编篡百科全书之机网罗各个学科领域的精英,着手建立他的两个基地——“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一个用以保留自然科学,一个用以保留人文科学。紧接着,银河联邦就无可挽回地崩溃了,整个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基地”的故事无疑是惊心动魄的,它为我们展现出文明各个不同的层面,故事情节相当精彩,而叙述背景也十分辽阔,使科幻读者在全身心地领略这一动人故事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有关历史、宇宙、文明等深刻的命题。

“基地”系列开始是以短篇方式在杂志上连载的,分别创作于1941年8月至1949年3月之间的7年半时间里。后来阿西莫夫曾将其以《基地》(1942)、《基地与帝国》(1945)、《第二基地》(1948)为题结集出版,结果被人误称为“基地三部曲”。其实这是一部不封闭的科幻系列长篇,故事也没有完结,所谓三部曲是由9个小故事构成的,只是出于出版上的考虑才被强行分为三本。而后来阿西莫夫又陆续创作出《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基地序曲》等“基地”系列故事,并且其叙述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而是穿插倒叙,前传回溯,还将这些故事与“机器人”系列《钢窟》和《裸日》中的情节相结合,构造出一个相当庞大的科幻巨型系列来。

然而,在阿西莫夫后来所创作的全部“基地”和“机器人”小说当中,最优秀的作品还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写于他生命最后一年的《基地在前进》(1992),这部作品所描述的是社会历史心理学家赛尔顿死前所发生的故事。阿西莫夫在创作这一最后片段时尤为感人,因为那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赛尔顿独自坐在桌边,慢慢死去。”这时候阿西莫夫已经不能自己亲自动笔完成这部作品了,而是由他口授并由助手记录完成的——最为遗憾的是阿西莫夫生前没能看到此书的正式出版。

“基地”系列以其知识之广博和想象力之丰富而著称,深刻地反映出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进程,探讨了先进科技与人类心理的重要关系,是融哲理和情节于一体的难得佳作。假如说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来因的“未来历史”系列是在一个大尺度的时间中叙述故事,那么艾萨克·阿西莫夫则是在一个大尺度的空间中构造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问世以来,许多作家争相效仿,此后有多部以银河帝国这一波澜壮阔的背景为舞台的科幻故事。不过凭心而论,大多水平欠佳,尽属平庸之作,与“基地”系列难以相提并论,皆可谓“拙劣的摹仿者”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