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女作家到海外以后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随着移居海外的华文作家数量的增加,海外华文文学逐渐成为华文世界中一个特殊的景观,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一扇扇窗口。

严歌苓:尝试用两种语言写作

严歌苓很优雅,发髻挽起,露出白皙的脖颈。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的生涯使她保持着优雅的风韵,而作家的勤奋又使她收获了厚重的底蕴。近年来,她的创作风头很健,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作家,有多部小说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喜爱。长篇小说《天浴》和《扶桑》、《无出路咖啡馆》、《少女小鱼》、《人寰》等,获得了一系列台湾文学大奖。其中,《天浴》拍成电影后获电影金马奖7项大奖和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十大最佳影片奖。

严歌苓在部队文工团当舞蹈演员时,那段去西藏巡回演出的经历,对她写作气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使她的作品融入了大山大川大草地的大气雄浑。1989年年底严歌苓去美国开会,次年申请进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进行英美文学的系统阅读。

在国外,严歌苓和许多留学生一样,在餐馆做过服务员,给人带过孩子。她本来有奖学金,打工是为了生活得更从容一点。同时她从未间断过写作。她没有写任何“运动”,只是关注人性本质的东西,这是所有的民族都可以理解的,更容易产生共鸣。移民是个世界性的话题,这些年严歌苓的作品也大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严歌苓一直坚信中国语言并不是一种非流通的表达方式,但事实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世界上是不流通的,我们认为自己在讲一些很生动的话题,但别人却听不懂,这便是语言的不可译性。严歌苓曾经把自己比做“中国文学游牧民族”之一员,这种离开中国文化背景,又处于异国文化边缘的身份,使她肩负着一种使命。她的感受是,真正融入其他语境的最佳途径便是用他们的语言去写作。经过多年的奋斗,严歌苓已经获得了与美国读者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做了无数个报告,现在她的创作方式大多是双语齐下的。很多精彩的中文作品在翻译中变得平庸,看到流失的精华她很痛苦,希望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对称。现在她为好莱坞做电影编剧工作,对她来说,用英文编剧是创作生命又一次转折。她说:“我是双语作家,两种语言都读得很流畅,我写剧本,也是为写小说做准备。”

王小平:不由自主地“打”入影视圈

很多人从《刮痧》认识了王小平。这位北大中文系的才女,早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小说编辑。20世纪80年代时,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希望丛书”收入她的《金戒指》,她的作品涉及各个方面,《曝光》、《摄影机后面的故事》、《孽缘》。1990年6月,她考托福通过,同时收到三份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国大学,去攻读MFA文学创作硕士学位。比起其他的留学生,王小平的处境好得多,她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她的平均成绩必须不低于A-,否则奖学金就被取消。在北大中文系的功底使王小平在美国的学习轻车熟路,不但成绩好,每星期还能抽出七八个小时去图书馆的媒体信息部图书馆帮忙,轻松的工作可以领取一份报酬。在美国大学的文学创作系,有很多著名的、获普利策大奖等各种奖项的老师,但他们都不是靠写作来维持生存。他们与王小平交流创作的体会,推荐她阅读一些好作品。王小平的小说,特别注意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在情感。学习期间,王小平的小说在美国杂志发表,并因此被吸收到英文写作协会,还被请去在年会上做报告。

毕业后,王小平到NBC电视台工作,这家电视台是美国四大电视台之一,期间正好郑晓龙在拍《北京人在纽约》,她参与其中的剧本翻译等工作。1994年王小平生了儿子后,干脆辞掉工作,在国内写一点东西,为平鑫涛和琼瑶的杂志写点文章。

王小平做剧本是比较特别的,她的先生郑晓龙在影视圈,视王小平为妻子、同行、朋友,不由自主地拽着王小平“打”入影视圈。有了影视的介入,王小平的作品也格外走红。她说,在商业社会里,这样运作无可非议。现在人们很浮躁,不能够沉下心来看东西,影视对他们像汉堡包,快餐影响了正常的有营养的食品,却容易被人接受。文学的特有功能不会因影视繁荣而被人们遗忘。

王小平有相当多的时间放在创作上。她正在创作的电视剧本是根据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白色圣诞》改写的,由李晓龙、安战军联合导演,为此她中断了自己已完成2/3的长篇小说,小说题材是70年代初被送到纽约的一批外交人才。

王小平说自己是“比较懒的人”,她不喜欢交际,在国外和其他作家联系也少,因为别人的风格和创作题材对自己不会有多大影响。对于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她对题材的关注更多一些,比如《哈利·波特》,一本写小孩的书,居然老少皆宜,她就立刻找来看。看得奖的书、口碑好的各种书,只是使自己不那么孤陋寡闻,但也有失望的时候。

刘索拉:文字和音乐一样会“跳”

20世纪80年代末,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使音乐人刘索拉轰动文坛,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先锋派作家。2001年,刘索拉又推出《行走的刘索拉》一书,这是刘索拉的一部关于音乐、艺术和人生的对话随笔集。而这时的刘索拉,已是作曲家、小说家兼于一身。

1983年,刘索拉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8年后旅居英国。在《你别无选择》中,刘索拉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笔法,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应该说,出国是刘索拉作品风格的分界。出国前,她已分别有中篇、短篇出版,包括《蓝天绿海》、《寻找歌王》以及轰动文坛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然而,写作对她只是爱好,她感到在专业之外有一些想法需要用文字表达,写作就简单地开始了,她只是写着“玩”,写得非常快,没有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考虑。从1988年出国至今,刘索拉写了两部长篇《混沌加哩咯愣》、《大继家的小故事》,风格已有了大的转变。

也许在国内太顺利了,连刘索拉自己都觉得不错。然而出国后融入一个不断追求创新的氛围中,刘索拉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无知,而从前只是盲目的成功。她大量地接触外国文学、美学,还有艺术,客观地反思自己作品中的缺点,她发现到了英国,对自己的作品足足可以开一场“批判会”。这种反省的结果,就是对文学思索的时间长了,写作的时间长了,写得很认真,很慎重,《大继家的小故事》就写了7年。

刘索拉出国以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将自己的作品《蓝天绿海》搬上舞台。她的生存技术就是做音乐,做舞台剧、歌剧,制作唱片,写电影音乐,演出,做所有跟音乐有关的事情。这样的经历对刘索拉的好处是,如果有一天她坐下来写作,会有特别多的感触;而且从音乐的美学角度讲,在了解音乐美学及其发展史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文学。所以,刘索拉在做音乐的同时常常也想写小说。所有的小说也是做音乐的产品。

在做音乐的同时,她从未间断写作,每一部作品都受到汉学家的关注,新作品一推出立即有人翻译成英文。这和在国内受到的关注不同。刘索拉说:“在国内受关注,是像自己家里人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