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鲁达与他的爱情三部曲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于凤川 我有话说

巴勃罗·聂鲁达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是智利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世界读者的喜爱,曾被德国《诗歌》杂志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十大诗人之一。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早对聂鲁达有过这样的评论:“……我认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质量总是很高……聂鲁达简直是弥达斯王,他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金。”开创了拉美诗歌的新阶段,奠定了拉美20世纪诗歌创作基础的聂鲁达,“因为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理想”,因此荣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是继鲁文·达里奥之后拉美诗坛上最灿烂的明星,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二十首爱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中期的诗歌,即他的诗歌的黄金时代,代表作为《大地上的居所》、《漫歌集》、《遐想集》;晚年的主要作品有《黑岛纪事》、《船工号子》和《孤独的玫瑰》等。

1924年问世的《二十首爱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是聂鲁达的成名作。这是聂鲁达继《黄昏》之后的第二部诗集,也是他最受公众欢迎的作品之一。此时,诗人正在摆脱现代主义诗歌的种种束缚,表现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形象新颖、比喻生动和节奏崭新的诗风;题材再也不是“天鹅”一类的遐想,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和智利美好的风物。作为聂鲁达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诗无疑是西班牙语爱情诗歌中的高峰之一。

长期以来,无人知道聂鲁达的这些爱情诗是写给谁的。直到近年才发现,这些诗是为阿尔贝蒂娜而作的。当时18岁的聂鲁达是位来自外省的苦学生,而比他大一岁的阿尔贝蒂娜却是个大家闺秀。诗人在诗中对他的情人倾吐了纯洁的爱慕之情,阿尔蒂娜是他在圣地亚哥师范学院的学友;俩人在上法文课时一见钟情,他和这位大家闺秀相爱一年半之久。聂鲁达出国后,曾给她写过许多信,她都未复。

1949年,聂鲁达在流亡期间,秘密地爱着玛蒂尔德,写出不少记录他跟玛蒂尔德恋爱的情诗。但是,当时聂鲁达还没有和夫人德尔加莉尔离婚,同时不希望使她受到突然打击,于是就把这一时期的爱情诗归纳为《船长的歌》,1952年匿名出版。1955年,聂鲁达与夫人德尔加莉尔离婚,开始和玛蒂尔德一同生活,长期在世界各地旅行。1957年,聂鲁达开始创作《十四行爱情诗一百首》,并携玛蒂尔德遍游他以前曾去过的地方。1966年,聂鲁达和玛蒂尔德办理正式结婚手续。《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写的是他与其第三任妻子玛蒂尔德的恋情及其美好追求。他们情投意合,同甘共苦,憧憬着幸福的未来和希望。这三部情诗可以说是他的爱情三部曲。

《漫歌集》是聂鲁达的代表作,是他献给拉美首先是智利的史诗。在这部宏伟巨制里,他经过城市生活的磨炼和政治斗争的洗礼后,成了人类的代言人。聂鲁达的诗歌之所以受到世界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其题材的人民性密不可分;他还特别注意语言和形象的艺术魅力,总是把现实主义的政治内容和超现实的艺术形式密切结合起来。

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出生在智利中部的帕拉尔城,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他是在慈祥、可亲的继母呵护下长大的。6岁进入当地特墨科男子学校。在那里,遇到了对他的生活与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过重大影响的启蒙老师:智利著名女诗人、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3岁时,他在特墨科《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热情与恒心》。但是,他的诗歌创作却时常遭到父亲的反对,有时还当场奚落他,使他感到难堪,不得不化名在报刊上发表诗歌。14岁那年,他读了捷克诗人扬·聂鲁达的短篇小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他就取“聂鲁达”为自己的笔名;15岁,他的诗歌《理想小夜曲》参加了玛乌莱省举行的诗歌竞赛,获得三等奖;16岁时,他离家来到首都圣地亚哥求学,进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

聂鲁达是个外交家、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兼并一身的巨人。除写诗外,由于求知欲和对人生的探索,他进入了外交部,历任过驻一些国家的使节。他在担任驻曼谷领事期间,所见所闻尽是殖民地社会里的贫困、落后和腐败之现象,使他的情绪低落,思想暗淡,内心充满寂寞和痛苦。因此创作上进入了超现实主义的死胡同。他将这段生活发为诗情,写出了诗集《大地上的居所》。

外交工作虽然枯燥乏味,但使他有机会目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世间炎凉。当他从亚洲被调到欧洲,担任驻西班牙马德里的领事期间,有幸接触了西班牙著名诗人加西亚·洛尔卡和阿尔贝蒂等。也正是在这里,他的诗歌达到全胜时期,因为这时,西班牙人民进行着反对法西斯的野蛮罪行、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诗人聂鲁达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写出了《西班牙在我心中》的伟大诗篇。如他自己所说:“这本书的确包含了对人类世界,对苦难血腥的现实的关心。”

聂鲁达1945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便经常到群众中朗诵他的诗歌,鼓舞人民,教育群众。同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并荣获国家文学奖。1949年,智利共产党被当局宣布为非法,聂鲁达受到国内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秘密地逃离到国外。之后,他来到中国、前苏联和意大利等国,参加到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行列中,从事保卫和平运动。1950年他获得了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伟大的中国给他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当他1957年第三次来华访问时,曾写下了赞美中国的壮丽诗篇《中国大地之歌》。1952年本国政府取消对他的通缉令,得以返回祖国。1957年担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

1967年,智利又开始了政治上的民主时期,聂鲁达被推选为总统候选人。在选举中失败后,他便全力支持阿连德竞选成功。1971年被阿连德政府任命为驻法国大使。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阿连德以身殉职,给聂鲁达心灵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旋即于1973年9月23日在圣地亚哥与世长辞,终年69岁。聂鲁达逝世后,他的著名回忆录《我承认,我曾历尽沧桑》出版,概括了他的生平和创作,也是对他的诗歌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境界的回答。

诗人之死这一天抑制了恐怖,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因为此时刚刚推翻阿连德合法政府、建立了以皮诺切特为首的独裁政权,人们的心头笼罩着可怕的阴影。诗人的女友、聂鲁达基金会负责人菲格罗亚回忆说,她与诗人的夫人玛蒂尔德目睹了聂鲁达之死的全过程:诗人临终时住进了一家圣地亚哥诊所,他很快就去世了。其尸首被晾在走廊整整一夜,之后被运到他在圣地亚哥的家里,由警察监视着。尽管军方非难,还是有人为诗人守灵。25日出殡那天,开始只有少数人跟着,街角由军人监视,摩托队紧跟其后,静悄悄的。但是,奇迹慢慢出现了,随行的人越来越多。当通过马坡丘河时,人们增加了几倍,并且大家手挽着手,唱起了《国际歌》。同时听到口号声:“巴勃罗·聂鲁达,过去、现在、永远是战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诗人的好友埃尔南·洛约拉的领导下,经过6年的劳动,聂鲁达的全集终于在诗人95岁诞辰的1999年11月出版了。洛约拉肯定地说,聂鲁达是一个以诗歌为职业的诗人,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作家。

岛上的风

风是一匹马: 你听它怎么 奔于海洋,天空。 它想把我带走: 你听它怎么跑遍世界 为把我远远地带走。 把我藏在你的怀里 今晚这一夜, 雨正把无数的嘴 向海洋和大地张开。 你听风怎样 跑着喊我 要把我远远地带走。 把你的脸贴在我的脸, 用你的嘴对着我的嘴, 我们的身躯已绑在 燃烧着我们的爱上, 你让风走吧 它已不能将我带走。 你让风跑吧 头上带着泡沫, 奔跑在阴影 别喊我,别寻我, 我正沉浸在 你的大眼里, 今晚这一夜, 我要休息,我的爱。 译自《船长的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