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河南一位农村老汉在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举办免费的抗日战争收藏展览。这位老人十多年来竭尽微薄之力倾心收集抗战文物,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当记者采访时,他仍然感激乡亲们、有关方面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是啊,他虽一介村民,恐怕也决不会以为是一个人在抗战……
说到其二,是一本所谓一个人抗战的书。虽说是一个人,但却有出版社为之做了书,有展览馆为之办了展,有诸多媒体为之捧了场;虽说做书的办展的捧场的绝对不是为某个人去抗战,但其书其展其炒作却总是标榜着一个人。以一人而取代众人,这“一个人”的创意实在算得上独出心裁——不做广告而有胜似广告铺天盖地的效应,真会让一个人偷偷地乐了。不过,字是写给人看的,文章是做给人读的。所谓一个人抗战的炒作,怎么看怎么别扭——口气如此之大文笔如此夸张,只是未知事实如何?
笔者见过当今的某些老板是如何变成收藏家的,只要大把大把地掏钱就可以一人支配众人,各地都撒有坐探,连拍卖会都为之开方便之门。只是他们一般会有点自知之明,他们敢于声言就是投资就是圈钱,但不敢自夸自傲藐视同好,更不会急于名利双收;因为他们心中清楚那顶美丽桂冠是怎么来的。您或许会惊呼他们的收藏家头衔何以像大跃进般来得那样之快,但不必反对他们,因为在如今的商场和名利场上,他们这样做并不犯法。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处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一个人抗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所谓一个人的大话除了能吓人一跳外,只会让爱好者们反感,莫如里里外外像那河南老汉一样,岂止是一个人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