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秋天事情刚过的那些天里,零地带还烟雾弥漫的时候,纽约街头的小贩就开始兜售灾难场景的照片。没有多久,这拨游击队式乱中赚点小钱的现象就消失了。不仅因为社会舆论的谴责,主要是市场有限,纽约市民几乎全是目击者,很多人有自己的记录。如今,只有世贸遗址东侧的教堂街边,才会见到零星小贩。
一年过去,震惊慢慢地被日常生活现实问题消磨冲淡。直到9月事件周年前夕,据说直接与它相关的书籍,仅在美国,已有大约150种。其中多数是在周年前夕推出,形成一个小高潮。
一年过去,人们开始能够平静一些,开始把灾难事件当作历史来回顾,作者、出版商和发行商已经不再有因为在商言商利用灾难事件的负罪感。
评论者们还说,9·11题材的书籍已把市场撑至过饱和状态。可是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对于这样强度和波及范围的事件,一本书绝对容不下,一百本书也未必就能覆盖完全。图片类书籍最抢眼,通常也被认为是没什么学问的咖啡桌样子货。在众多有关9·11的书籍中,我们却觉得图片类书籍有文字书籍无法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是别的题材,还两说着,这个话题,即使没有细腻的文字描述,单是图片就已经构成这特殊一年无法取代的记录。历史上比这次灾难事件造成更多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还有,但此次至少有一点特殊,那就是对世界许多地方几乎即时的视觉冲击。
纽约时报的《遭受挑战的国家:9·11及其后的视像历史》(A Nation Challenged),编辑整理了一年以来这份报纸已经发表过的图片,其中不少已成经典,多数读者还记忆犹新。去年9月12日头版发表的图片,一号楼浓烟滚滚,二号楼被撞瞬间爆发出火球。时隔一年,今天看仍然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今天还有谁从没听说过这件事,肯定会以为这是好莱坞大片的特技画面。一号楼被撞的豁口,明晰地显示飞机横断面的轮廓,一位女士居然没遮没拦地站在离地90层楼高的豁口边上,面前是深渊,身后是炼狱,她好像还抱最后一线希望等待救援人员。纽约时报这册书,与多数同类题材书籍不同处,是它的后半册记录的是阿富汗战场的情景,仿佛提醒读者,当纽约人开始努力疗伤止痛的时候,世界别的地方的人民正遭逢生灵涂碳水深火热的境遇。
著名摄影师团体马格南(Magnum),去年9月10日在纽约召开年会,这些世界一流的摄影师赶上了这个无法预想的事件。他们的部分成果收录到《纽约9月11日》(New York September 11),其中许多作品,也出现在大约有7、8公分厚的摄影集《这就是纽约》(Here Is New York)。去年秋天在苏荷区临时出现的同名摄影展,成为摄影史和展览史上独特的事件,影响深远。
传媒和普通市民的摄影记录,一般来说与现场总有一个安全距离。零地带至今也不能让与工作无关的人自由进出。纽约警察局和消防局编辑出版的资料,为读者提供了罕见的灾难和抢险救灾场景。在灾难发生当天,只有警察局的直升飞机能够升空拍摄,在纽约上空盘旋。从空中鸟瞰,双塔相继倒塌瞬间暴起的烟尘,像一支九头怪兽,将曼哈顿岛最南端几乎全部吞噬,城市街道变成烟道。这册名为《圣地上空》(Above Hallowed Ground)的图册,提供的史料是独一无二的。苏松(G. Suson)的《安魂曲》(Requiem),记录纽约消防队员的工作景况。作为消防员协会的档案库摄影师,他有普通新闻记者所不具备的工作条件。这所谓条件不意味着舒适优越,而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他的图片没有什么艺术处理,构图光线全不是很讲究,但是图片内容本身和他简短文字记述,让人体会到危险并没有随双塔倒塌就消失,而是整个救援和清理过程中随时存在着。
摄影出现已经有一个半世纪,早已取消了绘画原有的记录描述历史的传统功能。当看到《我们世界改变的那一天——9·11儿童艺术》(The Day Our World Changed),我们忽然觉得也许只有少年儿童的画作,能具有强于摄影的感染力量。由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和纽约市立博物馆编辑出版的这册书,收集了当地中小学生关于9·11题材的83幅作品。从天真的笔法中能让人看到不可思议的成熟,从卡通式处理透露出朴实大气的艺术感觉。这些5岁到18岁学生的画作,展现了遇事冷静的生活本领和深刻又简洁的表达能力。成人以为脆弱需要保护的孩子,其实比成人头脑干净眼睛透亮生命意识同样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