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课堂变成国际性讲坛

2002-09-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冯志阳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这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一节普通的课,但是站在讲台上的并不是该院的老师,而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学教授。这位教授不会在这里长久授课,只是讲一堂课而已。但是,对于那些听课的本科生、硕士生,乃至一些教授,已感到收获极大。因为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听到这位大洋彼岸的教授讲授国外学术界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这些都得益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一项大胆的教学尝试——将大学课堂建成国际性讲坛。这项教学改革旨在加强本科生教学,落实教育部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双语教学”等指示精神,同时,也得到南开大学专项支持。

这两门名叫“华北区域研究”和“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的课程,于2002年上学期开设,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使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学者走上了南开的讲台,把最新的学术动态,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侯杰教授介绍说,他们进行这项教学改革的初衷主要是活跃大学生的思想,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加强他们对于国内外学术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以便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趋势、动态,研究方法和理论带入课堂,使学生们坐在教室里面就能够听到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北京、天津等地的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并和讲课教授展开对话,建立联系,进行交流,初步达到建成国际性讲坛的目的。

在讲课教授中,既有在美国和德国享有一定学术声望的老教授,也有在香港等地著作等身的专家,还有一些研究经年的内地学者。所讲述的内容既有学术前沿、最新研究理论和方法,也有该领域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具有不同特色和风格。如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司徒琳教授讲授“记忆史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请唐君毅先生的弟子、香港佛教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霍韬晦教授讲授“唐君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请德国康斯坦茨工业大学蔡特滋教授讲授“邓玉函和他的朋友们——德中第一次科技合作(与中西文化交流)”;请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张利民所长讲授“城市史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以及不足之处”;请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抗日根据地研究专家魏宏运讲授“区域史研究与华北区域研究”。所请到的国外、境外专家教授,有的是结合南开大学聘请专家短期讲学计划,有的是专程前来,有的是因为校际交流或者是私人访问等等。有的讲演者甚至是第一次来天津、南开。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另外一位主任江沛教授和侯杰教授负责进行课程设计、联络授课者,然后分段负责。他们不仅要做好课程联络和安排,而且还要负责接待,向学生们介绍讲课者的学术背景与专长等。侯杰教授利用自己与海外学者联系较多的优势,精心挑选讲者,确定适合课程的主题,不仅如此还亲自到机场迎接或者是到火车站送别上课老师,与同学们一道听课,讨论问题,尽可能安排好讲课老师在学校期间的生活和参观,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用真诚感动了来自海外的专家,也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南开大学的学术情况。

一些外国教授采用英文授课,学生们用英语回答,或者提问,表现出较高水平,受到主讲教授的好评。结合授课内容,还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良好。吸引了本系、外系,外校、外国学生和一些教师听课,参与讨论。为了配合课程的讲解,还举办了多场展览、书展等。通过上课,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国内外学术动态、研究理论和方法,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打开了方便之门。

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普遍反映良好。陈静同学认为,讲坛使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出家门就可以听到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讲座,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启发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研究能力。也有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提出,由于来上课的学者每次都不同,学生对每个研究领域都很感兴趣,但这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了解,难以深入下去,有点遗憾。实际上,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请学生们课后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起学术联系。侯杰教授说,学生的批评和希望正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会进一步深入,才能最终将课堂变成大学生们自己的天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