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尼翁,论人口、论经济在法国均无足轻重,但它却拥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两大财富,这就是它辉煌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戏剧节。阿维尼翁的世界声誉应归功于两个人,即教皇和让·维拉尔。
14世纪初,法国国王和罗马教廷发生激烈冲突,1305年,一位法国教士被推选为教皇,即克雷芒五世,从1309年开始,他便断断续续地居住于属于教会领地的阿维尼翁。此后,法国的红衣主教迅速在教会的决策机构红衣主教团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一局面使得一位原阿维尼翁的主教登上教皇宝座。罗马动荡的局势,教会与罗马豪门的矛盾令新教皇决定不前往罗马即位,而是暂时居住于阿维尼翁原主教府。至勃努瓦十二世即位后,认为原主教府与教皇地位不配,于是将其推倒重建,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威严的堡垒式宫殿。后来的教皇又不断进行扩建和装饰,形成了现在这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教皇宫。从1309年到1403年教会重新迁都罗马,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相继有9位教皇在此居住,阿维尼翁在政治、外交、艺术、商业上繁荣一时,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成为A ltera Roma(罗马第二)。在教皇返回罗马后,阿维尼翁在教皇特使的管理下,贵族和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在此建造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府邸。直至法国大革命,阿维尼翁一直为教皇领地。教皇宫是14世纪基督教征服西方世界的象征。它始建于1335年,在将近20年时间内,在勃努瓦十二世和克雷芒六世在位时建成了现存的最重要的哥特式宫殿。教皇宫俯瞰全城和罗纳河,它连同周围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阿维尼翁代表法国被选为欧洲文化之城。
每年7月,号称法国、乃至世界文化之都的巴黎在阿维尼翁面前也要相形见绌,因为7月恰逢法国全民度假期间,数十万巴黎人、全法国的戏剧爱好者都朝圣般地云集阿城,将平日平静如水的小城搅得沸沸扬扬。阿维尼翁像是一位沉睡了11个月后醒来的美人,欢快地迎接着来自八方的宾客。2002年7月5日,随着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所导演的俄国作家契柯夫的《普拉托诺夫》在教皇宫围院的上演,第56届阿维尼翁戏剧节拉开了序幕。碧波荡漾的罗纳河从城下缓缓流过,如一条绿色飘带蜿蜒伸向大海,高大斑驳的石头城墙将小城内外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城内古老而热闹,城外现代而安静。街上游人如织,操场、停车场、甚至教堂和修道院都被改造成临时剧场,墙上、树上、路灯上、橱窗里,各种演出的海报铺天盖地,街上不时有人向行人散发着演出的小广告,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的演员或敲锣打鼓地招摇过市,或找个宽敞的角落停下来为游人表演一段。人们上午睡觉休息,下午参观游览,晚上涌进戏院,午夜时分,街上仍是一片喧哗,人们从剧院涌出,奔向咖啡馆,家家爆满,桌子摆到街面、广场上,游人围桌而坐,把酒临风,高谈阔论,其乐融融。教皇宫前的广场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南美印第安乐队在演奏,有身怀绝技的艺人表演杂技,有造型艺术家一动不动地扮作或埃及法老、或自由女神、或受难耶稣等尊尊白色雕塑,更多人在此歌一曲或舞一段,这边表演未毕,那边锣鼓已响。游人席地而坐,欣赏开心之余也会投下一两枚硬币,作为对表演者的酬劳。
阿维尼翁戏剧节创办于1947年9月,创始人为著名的演员兼导演让·维拉尔(1912-1971)。当时巴黎被公认为法国文化之都,而巴黎以外的外省则被巴黎人讥讽为文化沙漠。但维拉尔深感巴黎戏剧日益成为上流社会和圈内人士自娱自乐的形式,他决心让戏剧走出巴黎,走向观众,走向民间,用一种与巴黎戏风不同的戏剧去感染一代年轻的观众,“给予戏剧和集体艺术一个密室之外的地方(……),让一种在侯见室、在地窖、在沙龙中变得枯萎的艺术焕发青春”。刚开始的几年内,戏剧节可以说只是维拉尔一个人、一个剧团的事情,但维拉尔率领自己的剧团执着地在阿维尼翁弘扬、革新着戏剧艺术,像一块磁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有才华的导演走出巴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使戏剧节成为全法国戏剧艺术家和爱好者们不可不去的盛会。阿维尼翁的成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维拉尔被招回巴黎,担任夏约宫国家剧院的院长。他旋即将该剧院更名为国家民间剧院(Théatre National Populaire)。但巴黎浮华的气氛、繁杂的行政事务使维拉尔厌烦不已,他身在巴黎,但心系阿城,终于在1963年彻底离开夏约宫,全身心地投入阿维尼翁戏剧节的策划和革新中,直至1971年辞世。
80年代以前的戏剧节,参加者都是经过组委会挑选和邀请的正式剧团,即那些受政府财政资助的国家戏剧中心(Centres Dramatiques Nationaux)。从1981年代开始,戏剧节节外生节,一些出于对戏剧艺术的热爱而自行组建、自谋生路的剧团不甘心游离于这一盛会之外,不请自来,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来赢得和征服观众。这一节外之节不论在演出数量还是观众人数上迅速超过节内之节。为了区别二者,人们把前者称为off,把后者称为in。In类演出在节日开始之前即有节目单,大约60%的座位早在戏剧节开始前三、四周就已被预定,每年提供大约50个剧目,分布在20多个剧场,有12万人次观看,这一数字已大大超过阿城的人口,而off类的观众更是in类的5倍。O ff类的演出至今已有21年,其演出数量年年创造新高:600余场演出,分散在100余个不同的剧场,Off类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独立和自由,它无需经过组委会的邀请,只要有热情和才华,便可来阿城一展身手。Off类演出为那些尚未成名的剧团、导演和演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尽管有人抱怨off类演出过多,良莠不齐,使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难以浮出水面,也使观众在选择剧目时无从下手,但没有人否认off
类演出中每年都会涌现憾人心魄的天才之作,其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in类演出。许多功成名就的导演和演员早年就是在off类演出中脱颖而出的。成名之后的他们仍有人乐于参加off类演出,以汲取灵感或追寻年轻时的热情。
从90年代开始,戏剧节向世界敞开大门。日本(1994)、俄罗斯(1997)、台湾和韩国(1998)、拉美(1999)、东欧(2000和2001)戏剧先后亮相阿城舞台,并引起极大关注。今年,来自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突尼斯、南非的导演们用一种残酷、粗暴、怪诞、甚至赤裸裸的形式表达对当今社会理解,向这个压迫人、异化人的现实发出了挑衅。自杀、绝望、世界灾难成为今年戏剧节引人注目的主题。
每年的戏剧节并没有一个事先设定的主题和框架,真正是百花齐放,悲剧、喜剧、传统、现代、经典、实验……既有举世闻名、常演不衰的剧目,也有渴望在戏剧节期间一试运气、一展身手、被慧眼识中的初出茅庐的新人新作。应该说,在所有作品中,享有最高殊荣的是俄国作家安东·契柯夫的《普拉托诺夫》。该剧是契柯夫22岁时创作、但直到去世也未写完的作品。也许正因为它的不完整性,给导演留下了更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半个世纪以来,先后有12位导演将其搬上阿城舞台。一代又一代的导演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对该剧作出不同的阐释。戏剧节结束时没有任何奖项颁发,因为它面向的是广大观众,而不是少数评委。每年戏剧节既相似又各有特色,所以才有一些忠实的观众每年7月必到阿城。阿维尼翁戏剧节既是一次大手笔的商业运作,又是一道五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发现、惊喜、思想碰撞的机会。
7月27日,随着德国编舞家萨莎·瓦尔兹的舞剧noBody最后一次在教皇宫围院上演,历时3周的戏剧节也缓缓降下帷幕。曲终人散,阿城的商家在挣鼓了腰包之后纷纷关门谢客前往外地度假,8月份的阿城几乎成为空城,又恢复了昔日的安静,像一位睡美人,等待来年戏剧节醒来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