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作为猫头鹰学术文丛之一,今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鲁迅与中国文化》、《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等文章,基本上可以代表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北京大学的严家炎教授于今年7月出版的《论鲁迅小说的复调》(上海书店出版社),收录了作者近50年来研究鲁迅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不仅体现出北大的治学精神,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学术历程;钟敬文先生著译的《寻找鲁迅·鲁迅印象》(王得后编,北京出版社出版)一书,则全面收录了钟老关于鲁迅的著译作品:“上篇”是钟老自1927年《记找鲁迅先生》之后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合集,“下篇”为钟老所译、增田涉先生著的《鲁迅印象》。这本在钟老去世之前出版的文集是今年最值得一读的鲁迅研究著作。
除了探讨鲁迅小说及其思想,对鲁迅诗歌的关注表现在今年,就是5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倪墨炎先生的《鲁迅旧诗探解》,作者在该书中把鲁迅旧诗风格概括为“博厚而深刻、沉郁而愤激”,这本书应当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引人注意的一本。
此外,为纪念鲁迅先生赴日留学100周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张杰先生的《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该书上编为“鲁迅与日本友人”,详细考证了鲁迅与日本友人的交往;下编为“国外鲁迅研究综述”,较为全面地介绍、评论了国外尤其是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成就。今年还有一些鲁迅研究新作,如:李明先生的《鲁迅自我小说研究》、杨希之先生的《鲁迅思想面面观》、张佐邦、王基巩合著的《鲁迅文艺心理阐释》等。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今年还翻译出版了几部日本学者的著作。
藤井省三先生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采用日本学者传统的“小题大做,旁敲侧击”的治学方法,结合传播学和接受美学批评方法,分析《故乡》在1921年发表后被反复阅读和评论的变迁情况,从一个角度展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作者认为“对某一位作家或某一作品被阅读历史的考察,有助于人们消除‘偏读’和‘误读’,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在深刻的意义上理解文本。”这种研究方法对国内学者有一定的启发。此外,程麻翻译、竹内实先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评说》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用一大半的篇幅收录了作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所撰写的一些鲁迅研究论文,这些文章体现出作者试图在研究中联系日本或中国现实问题的努力,代表了“竹内鲁迅”的水平。
业界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鲁迅研究图书,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陈漱渝先生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去年出版界借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鲁迅热”,为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二是鲁迅研究逐渐成为了当代的“显学”,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们都将鲁迅当成了研究对象,他们的学术成果无疑是这些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这些书中也不乏泡沫,有些人为了评职称等纷纷搭乘出书这趟车,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好多东西是旧作新版。
和上述学者型研究图书的热闹场面相比,史料汇编型图书的出版情况今年略显单薄。
社科文献出版社为了普及鲁迅,于今年3月特意推出了由张杰、杨燕丽两人编选的“读解鲁迅”丛书,分《鲁迅其人》、《鲁迅其书》两卷。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精选了有较高学术水平而又通俗易懂的文章,全面地介绍、评论鲁迅本人及其著作,帮助象牙塔外的读者理解鲁迅。此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主编)一书则较为全面地汇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新方法、新成果。
史料汇编型图书中较有分量的是由陈漱渝、刘玉凯、田建民编辑出版的《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一书。本书汇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论争文稿,尽可能客观全面地收录论辩双方各自的犀利言辞和观点:“神化鲁迅”辨、“鲁迅被专制利用”、“费厄泼赖”应该实行、鲁迅:被误读的大师、“圣”化鲁迅、“我看鲁迅”、“走不近的鲁迅”等等。
该书出版不久即告脱销,不得不再次印刷。对于向来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学术领域,《谁挑战鲁迅》缘何被普通大众接受、俏销图书市场呢?该书主编陈漱渝先生这样解释:“这本书如果说畅销的话,就是我们可能在选题上注意了它的现实性。缺乏现实性的东西怎么可能畅销呢?我们不主张神话鲁迅,对于鲁迅,很多人都知道,却知道不多;很多人都了解,却说不好。因此,全面地收录论争双方的观点,客观地评价鲁迅,让世人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是我们编辑此书的初衷。”
陈先生接着说,新时期以来关于鲁迅的论争很多,几乎成为了一道人文景观,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鲁迅的文章容易找到,但是其论争对手的资料却不好找,编辑一本资料性的东西让人们知道当时论争双方的情况,才能让人们更容易理解鲁迅。“并且,就是鲁迅的观点现在看来也不是没有偏颇的。”陈先生说,“今年出版的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编辑的前两本《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以及《鲁迅论争集》的续编。”该书主要是收录了新时期以来围绕鲁迅展开的论争文章,便于后人系统全面地了解和研究。
此外,另一本史料汇编方面的书是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档案:人与神》(何梦觉编)。该书重点收录了不同立场和思想交锋的文章,让读者从中辨析鲁迅到底是“神”还是“人”。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鲁迅著作一直是业界的热点。丰子恺、程十发、丁聪、裘沙、范曾等名家插图的鲁迅著作一直热销。
新华出版社今年推出了一套6本的《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晓鸥主编、王景山导读)。这套用卡通漫画的形式展示鲁迅小说的图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保持了鲁迅原著的风格,并体现其精髓,在图书形式上又有所创新;改编忠实原著,保留了原作的艺术完整性”。
这套书的责编、新华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黄绪国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将鲁迅的作品画成漫画加以出版,“我们刚开始还有些犹豫,可以把鲁迅严肃的作品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吗?拿到稿子时觉得这个创意不错,可以出版,这也是在做一件普及鲁迅的事情。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生课本里选编了不少,但他们理解起来却不是很容易。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每篇作品都有鲁迅专家所撰写的作品导读,使此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可以帮助中学生全面了解鲁迅。”黄先生接着说,“现在这套书都卖了两万多套了,许多中学生给我们写信谈感想,反响不错。”
福建教育出版社“木犁书系鲁迅解读丛书”近日推出了《画说鲁迅——赵延年鲁迅作品木刻集》。该书分为“鲁迅文学作品插图”、“木刻版画中的鲁迅”、“鲁迅作品插图创作谈”三部分,全面收录了赵延年先生关于鲁迅的木刻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赵延年先生自序《我怎么会刻了130多幅鲁迅先生作品的插图》追述了自己在“文革”中与鲁迅的精神相遇,很值得一读。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很受读者欢迎,已多次加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重版的《鲁迅的童年》(高孟奂绘画,1949年初版,2002年2月再版)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美好的回忆,而“连环画脚本文字直接引用鲁迅原著中有关童年的章节”可能会让读者产生亲切感。此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景山编著的《鲁迅五书心读丛书》作为导读本的一种,也好评如潮。
在20世纪的著名作家中,能够经久不衰地拥有广泛读者的是鲁迅。新时期以来,十几个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不同形式的《鲁迅全集》、《鲁迅作品集》等,均无不热销。鲁迅作品集一直是各出版社的畅销书,今年又有一些新编的文集出现。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必读”丛书《鲁迅小说集》、《野草》、《鲁迅诗集》,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鲁迅选集》(1-1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鲁迅文萃》,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了《鲁迅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倾听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告诉记者,和1981年版的16卷本鲁迅全集相比,这些新出的文集主要收录的是鲁迅的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等文学性艺术性较强的作品,更适宜普通读者阅读和欣赏。比如说,如果不搞研究,鲁迅日记对一般人来说可读性就很小了,这些新编的文集几乎就没有选编这些内容,因而,一般非专业人士更愿意阅读欣赏这样的读本。
此外,外文出版社在出版了鲁迅作品的汉英、汉日对照本之后,今年又出版了汉德对照本的《呐喊》、《彷徨》等和汉法对照本的《阿Q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