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少女亡灵的自述

2002-09-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康慨 我有话说
本周《纽约时报》非文学类畅销书榜的前5位,均为9·11事件的相关图书,排在首位的,仍然是联航93次航班乘客托德·比默遗孀的回忆录《我们动手吧》。

来看看同期文学类图书的排行榜。女作家艾丽丝·塞波德(Alice Sebold)的小说处女作《动人的尸骨》(The Lovely Bones)继续位列头名,这本今年6月才出版的新书,已在排行榜上呆了11周,端的是一鸣惊人。

《动人的尸骨》是一个灵异故事,让一个遭到绑架、强暴并被残杀的女孩在天之灵开口讲话。乍看上去,它似乎更像是好莱坞的作品,比如《人鬼情未了》和《第六感》这些流行电影,讲的都是阴阳两界的交流,在此类故事中,爱往往成为战胜一切的利器,甚至跨越生死鸿沟的桥梁。

然而仅有这些,尚不足以让一个无名年轻女作家的处女作登上全国畅销书榜。那么,哪里才是她的过人之处呢?

故事的主人公和叙述者苏茜说:“1973年12月6日我被害死时,年方14。”当时她被邻居——他是个连环杀手——绑至一处玉米田内的地洞里施暴。作者对此的描写令人不寒而栗,却不流俗,而是颇显老练地保持着日常语气和恐怖气氛之间的平衡。

苏茜被害后上了天堂,在那里,“生活已是永久的昨日”,她从天上注视着人间亲友的悲伤,凶犯的无耻和警员的无能为力。艾丽丝·塞波德说,每个人都可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其天堂的景象。尽管也常常回忆起她的初吻,但对女孩苏茜来说,她的天堂再简单不过了,就像一个郊区中学的操场,没有老师,没有对女生搞恶作剧的男同学,课本都是些像《17岁》、《时尚》这样的流行杂志。她在人间已经死去,只是深埋地下的尸骨,但她的感情和思想,则在天堂里继续成长。

《动人的尸骨》并没有一个环环相扣、逻辑缜密的推理过程,在叙述上多少有些随意,引人注目的是塞波德的想像力,她构建了一个女孩的天堂,并让她的主人公以全知者的角色来叙述整个故事。这不仅令小说带上了几分超现实的色彩,更使得全书笼罩在一种并不多见的单纯而凄美的色调之中。

留给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悲伤,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逐渐分崩离析。在苏茜满怀爱、渴望与对人性不断增长的理解的注视下,最终能让这个家庭治愈伤痛、破镜重圆的,仍然是这些悲伤、爱与亲情。

今年夏天,艾丽丝·塞波德的小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如潮的好评,也许它的畅销,正好暗合了9·11事件后,仍在试图抚平内心伤痛的美国读者的普遍心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