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镇诗社的《章程》规定:“评诗论人须实事求是、不讲情面,杜绝时下互相吹捧之风。社友间忌用‘著名’之类字眼,诗社文件和有关材料不得称社员为‘著名诗人’”。将不许互相吹捧、不得互送“著名”之称写进《章程》,从前尚未见过,所以我对此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如今文人间互相吹捧之风,确实太不像话了,“著名”二字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动辄就是“著名××”、“著名××家”。曾在电视中多次看到有被称为“著名××”者,可惜自己怎么也想不出他做过什么,问遍家人,也都从不知还有这样一个人。这或者是因了孤陋寡闻之故。一次看到某报有文称本省某人为“著名女作家”,心想本省有这样一位作家自己怎么竟闻所未闻呢。经打听,才知道那人在当地文联所办的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两篇习作。分明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怎么可以称为“著名女作家”?近又看到某诗刊,很大方地送给一些作者“著名诗人”之称,而读了所刊的诗后可以知道,有些作者无论如何是算不得诗人的,充其量不过是个诗歌爱好者。似这样乱送桂冠瞎吹捧的事,如今已是随处可见。更有甚者,自称“著名”的事也时有所闻。当人人皆“著名”时,“著名”二字还有多少分量呢。所以如今人们并不把“著名”当回事,正如李国文先生曾在一文中所道:“自己说好,或雇两个无耻之徒说自己好,是作不得数的。”其实,真著名者是不需冠以“著名”二字的。中镇诗社不称自己的社员为“著名诗人”,而不少社员的诗名,诗词界却是无人不知。
中镇诗社真是个办实事的诗社,他们主办的全国第一家大型专业诗词网站“中华诗词网”(www.zhsc.net)已经开通。该网有“诗坛信息”、“诗海泛舟”、“中镇书院”、“中镇论坛”等多个栏目。因社员分布在各地,诗社的活动多在网上进行。据悉,他们将在网上新辟“在线诗家”栏目,仿国外学术文化界之例,严格执行隐名评审制度,以遴选真正优秀的诗人“在线”。这当然是对时下泛滥成灾的“名人辞典”和假冒之风的鄙视和抵制。许多“名人辞典”,其实就是“人名录”,这是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极大亵渎。中镇诗社不使被评者知道由哪些专家评定自己诗作之优劣,以杜绝请托。欲名列“在线诗家”者,只能靠真正优秀的诗作,而不能像如今评职称、评奖那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以外的因素。这样,一些“著名”了多年的人,极有可能不能“在线”,而一些没有“著名”过但确实优秀的诗人,则会被收录。
中镇诗社对社员的要求是诗作与人品皆好,又郑重承诺:《中镇诗词》绝不刊发平庸之作,这些都令人肃然起敬。这帮中年诗人的精神,着实教人高兴。近十几年来各种文学门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读者冷落,唯传统诗词一枝独秀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与诗词界有许多具有这样精神的诗人不无关系。
中镇诗社成立时,社员所赋之诗有“吟坛风气须重振”、“待把诗风力挽回”之句,又有句为:“横空一帜飞,大字书中镇!”“吟旌终不倒,我辈把重关。”“何须愁道义,自有铁肩担。”这些诗句隐约透出一种希望和抱负,显示了某种使命感。他们所表现的这种精神,真是可敬可佩。当然,文坛和文化界令人忧虑的风气,不是靠少数诗人可以扭转的,但他们严以律己、不失诗人操守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文化事业作贡献的决心和热情,令人感动。不管他们能不能于“时风”和“诗风”有所扭转,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一切努力,对当前文化界,无疑是有益的警醒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