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7-28日,在北京大学严绍?教授和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的牵头下,首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双方全体教师,北大比较所前所长乐黛云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此外,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研究生院院长牛大勇、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均列席并参与讨论,社科部长程郁缀也抽空看望了复旦同仁,北大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列席旁听了会议。其中,北大吴志攀副校长用半天时间认真参与了会议的研讨,并表示今后将大力支持北大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以及双方的合作。
本着坦诚合作、携手共进的精神,与会者就比较文学学科教学培养模式、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以及两校建立定期学术交流机制等一系列有关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各抒己见,共同切磋,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与学术规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会议虽然只有两天,但与会学者结合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体会,就相关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不但有经验的交流,而且有见解的交锋,既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也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南北两大著名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开创的这一学科对话模式以及由此建立的合作机制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的建设,而且对校际学科的交流合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针对目前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人数增加,但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的现象,双方学者在课程设置、必读书目、培养模式、论文写作等方面重点交换了看法,从学科规范的角度出发,有的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研究生教学应该建立某些规范性的标准,比如确立必修课程和必读书目,有的则提出了比较文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比较文学的思维形态、良好的文本基础、理论思考的习惯,以及较开阔的文化视野等。在有关加强学科建设,重视学科规范的具体问题上,双方的对话都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就课程设置的问题,双方的共识是有必要建立比较文学的基本课程体系,包括现有的经典阅读、第二外语、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等课程。但比较文学学科本身的开放性也要求打破学术壁垒,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讲学,甚至开设课程、指导学生等。这是涉及比较文学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此外,双方学者交流了彼此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平时课堂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包括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学术判断能力等,应当将开放式的教学与学术规范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学者,并在此过程中达到教学互长。要消除门户之见,鼓励学生听不同教师的课,学习吸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两校学者还交换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心得,如谢天振教授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评述当代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孟华教授以模拟国际会议宣讲论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北大比较文学所开设比较文学学术规范方法论课程,安排所内外教师轮流介绍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方法等。
必读书目遴选原则的难于界定是双方面临的重要问题。与会者反思了国内目前“概论”类比较文学教科书众多且重复,而其它比较文学学科教材和必读经典又十分匮乏的状况,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一些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必读书目必须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三个层面,中、外文两种基础。还有学者强调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强调经典的阐释史、解释的过程、解释中的矛盾等。双方同意在进一步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共同拟定本书目。
在论文写作规范方面。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片面强调“创新”的状况,与会者提出,对硕士生应当以学术训练为主,支持创新;对博士生则着重课题的科学性和方法论的指导,选题注重兴趣与需要相结合,强调学位论文规范与专著毕竟不同,学位论文首先要说明“课题史”,详细介绍前人的工作,然后再说明自己的开拓。不能够片面强调“原创”而忽略人文学科内部的传承性。在论文指导方面,鉴于比较文学涵盖面广,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双方一致赞同学者间应发扬相互协作的精神,确保博士论文能够得到国内权威专家的把关。另外,有的学者提出,比较文学学科有必要给研究生创造去国外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机会,以及延长博士学习年限等。还有教师提出,论文课题如果涉及导师研究范围以外的内容,应当邀请相关专家严格把关,教师之间秉着坦诚合作的精神互相推介,建立交流协作的机制。
本次会议另一主要话题是学科的自我定位问题。在“比较”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甚至滥用的情况下,部分学者认为比较文学面临“危机”与“困境”,甚至面临消解。那么,比较文学研究是否需要确立自己的边界?如何确立自己的边界?这些问题引起与会者热烈探讨。一方面是研究主体自身的问题,有学者提出“认同的焦虑”,即跨文化、跨学科后所带来的缺乏身份归属感的困境。但也有学者认为没有比较文学的视野就无法打破国别文学研究的封闭状态,故而这种跨文化的研究身份恰恰是比较文学学者的优势。还有学者认为只要自觉文化的本根,保持“第一身份”,同时不忘跨文化的立场,也就是说,比较文学学者应该首先确立自身领域的学术根底,同时努力弥补在另一学术领域的欠缺,所谓比较文学的优势正在于每个学者从其体系中来,又不甘心局限于既有的领域,一旦有如此的认识,这一困境就会自然化解。
另一方面,关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即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与会者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且各有立场的侧重。部分学者提出,初学者应当从文学出发,否则真假学问就无从辨别;但文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这也是不容漠视的现实,因此应当吸纳文化研究成果,从这一新的层面再返回文学。一些学者则认为,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比较文学无疑必须具有规范性,但作为一个学科,太多规范反而会限制比较文学的发展。对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比较的和开放的视野,发扬整体文化的精神,而不应像传统学科那样自我限定。乐黛云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文学正在比较文学化,在这个学科膨胀的时代,比较文学应该乘风而上而不是收缩。
会议还讨论了陈思和教授提出的“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问题。陈思和教授提出,西方的影响虽然始终存在,但影响问题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目前通行的寻找确切证据的方法并不可靠,尤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文化的充分交流已使文学中的外来和既有因素无法明确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孟华教授提出了建立“氛围影响接受研究”的观点,主张采用年鉴史学派和新史学的某些方法,去最大限度地逼近、还原产生了一种文学、文化现象的历史、社会、文化氛围。而这样一种宏大的研究需要依赖群体对资料的共同收集梳理。严绍?教授提出“学科探讨与作坊操作结合”的解决方法,即一方面研究探讨学科的范畴与规范,一方面每个研究者都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进,走过一段路程之后再总结、归纳得失。刘东教授则提出介于“中观研究”的观点,主张开展思潮研究、范畴研究。针对近来日本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与会学者也进行了激烈讨论。有的学者主张加强文学与电影、音乐之间的交叉借鉴,以寻找文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有的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使文学的艺术性被低估;有的则认为文化研究确实刺激了当代学者的灵感,还有的认为对文学性的研究是学者的个人选择。
尽管存在学术上的不同见解,然而双方交流的气氛始终是友好、开放和轻松的。经过两天的会议,双方在广泛交换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包括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每年一届坚持办下去;共同编定比较文学硕士生基本必读书目;设立双方主页,链接论坛,实现信息直接交流;定期交换学术资料;不定期地相互派遣教师作短期讲学,互通师资有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双方研究生搜集论文课题资料提供方便等。基于上述共识,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和复旦中文系将向各自校方提交“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建比较文学学科”的意向报告,在获得校方支持的前提下,于2003年第二届论坛期间商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可能。
中国南北一流学府比较文学专业的这次精彩对话和强强联手是学术领域合作的一次思路突围,对话的宗旨在于开拓而不是总结,本次对话没有也不可能得出最终的结论,许多问题还有待比较文学研究者的继续探索。正如乐黛云教授在会上指出的,无论其它学科的比较文学化,还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化,都有自己的研究前景,没有必要加以限定,重要的是在新世纪之初,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抛开过去的意见,面对面地共同探讨学科的发展,这是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对话为比较文学发展开辟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