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与消费

2002-10-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佳勇 我有话说
假期里在上海一家报社实习,顺便为报纸的读书版面写了好几篇书评。按理说写文章完全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倘若只是写给自己看那就根本没有什么限制存在。但如果是为报纸写文章那就要考虑到很多其他的因素,因为任何一家报纸都有自己的读者群定位。我实习的那家报纸销量很大很受市民欢迎,因为该报面对的人群更为广泛,所以在选择书籍、撰写书评甚至是最后版面编排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整个过程很有趣,所以就想把一些感受写出来。

首先是到书店里去选书。报社的定点联系单位是开设在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里的季风书店,这家书店从格调、布局等方面而言都算是上海最上乘的。但由于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喜欢上了北京万圣书店这样的地方,两相对照总觉得季风书店还差点什么。书店老板会定期地向报社提供图书销售的排行榜,通常上榜的都是些轻松读物,很符合上海这座城市的风格。我们在挑选书籍的时候,也往往会挑选一些读起来不累的读物,历史、哲学类的著作通常都不会考虑。即便是长篇小说也得挑简单的,不能读起来特别沉重,篇幅也不能太长。对于诸多市民(据说报纸的主要对象还是都市年轻白领)而言,他们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长篇幅的阅读上。反正选书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随时注意当下的流行时尚,要突出所谓的品位。经典著作并不在挑选之列,要的只是新书和热点书。挑选书籍的过程大体便是这个样子。

然后是撰写书评。由于平时写文章习惯了往深处挖掘,最想表达的都是些思想之类的东西。但现在写这样的书评显然是不适合的了,所以我也就有所收敛,专门写一些生活味道比较浓厚的语句。还要在文章中一再说明这本书是比较轻松的,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你必须告诉读者阅读这本书是一种很有品位的举动,只有那些有档次的人才会喜欢读这本书。其实说白了,你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本书可以不看,但绝对不可以不买,至少要买一本放在家里装点一下门面。而书评的篇幅也基本上保持在1000字到1200字,再长就不合适了。

有时不免觉得,一旦读书成为了某种时尚,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阅读浪潮、阅读热点完全可以人为地产生。譬如无数报纸都不惜版面地介绍一本书,人家都在看了,你为什么不去看呢?倘若不去看,那仿佛自己就落伍了,是否就会被人瞧不起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怪圈,一个读书的怪圈。先前总认为读什么书也是私人的事情,但有时却不免受到他人和外界阅读风气的影响,“私人化”可能也是做不到的。由此想到两三年前学界很是流行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大体上也是这种情况,那阵子无不以读《白银资本》、谈《白银资本》为时髦。不过此种学术书籍的流行与一般畅销读物的热销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前者面向研究领域,后者则完全面对市场,要读者切实地把口袋里的钱淘出来去买一本书。而撰写一般流行读物的书评也用不着像写学术著作的书评那样,探讨很多深奥的问题,因为读者并不需要这个。

书评写完之后也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接下来的事情主要由编辑去做了。报纸的读书版面每周一次,是彩色版的,所以常常弄得花枝招展,用上许多鲜艳的图片,各种色块堆在一起。文章与图片相比有时候反而处于次要的地位,这恰恰是文化消费最典型的情形。

其实阅读说到底也就两种类型,消遣的阅读以及学习的阅读。文化消费意义上的阅读,最关心的便是从中获得轻松和消遣,而不是试图通过阅读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不过我在这份报纸上的书评写多了之后,风格也有了一定的转变,可以加一些有深度的东西,但必须把握好分寸。毕竟这不是一份专业的读书类报纸,它的读者对象是众多文化层次高低不同的市民,而不像专业读书类报纸那样读者多为知识分子和高校学生,可以谈一些有思想的问题。不过思想这种东西虽然很好,但天天谈沉重的思想也会让人厌烦的,更何况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总是需要轻松成分的。无论如何,文化消费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也应该提倡各取所需的读书方式。因为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