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在科学文化传播中表现突出的媒体上的优秀文章汇编起来,可以在更大的读者范围里更为长久地传播。
刘兵(“木犁书系·补天文丛”总主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记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的这套书共有哪几本?
刘兵:这套书一共有5本。它们分别是:《补天——科学文化名人访谈录》、《百年科学话题》、《跨越鸿沟》、《“无用”的科学》和《以生命的名义——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思考》(待出)。其中,前三本分别是在《科学时报》、《科技日报》和《中华读书报》上专栏或科学文化类文章的精选,后两种是由多人撰写的原创文章的汇集。原来,还曾计划有一本著名科学家关于教育问题的访谈,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做成。
记者:作为这套书的主编,请您谈谈策划缘起。
刘兵:几年前,我曾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个人的自选集《触摸科学》,开始与该社打交道,觉得这个出版社很注意出版那些有社会意义的图书。《触摸科学》是作为“木犁书系·我思文丛”中的一种出版的,他们搞的“木犁书系”有许多分支。后来,总编黄旭先生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操作搞一套专门涉及科学文化的丛书,仍收在“木犁书系”这个大框里。在商量的过程中,我提出,目前在科学文化领域,如果一开始就大规模地组织专著的出版,时机还不太成熟,但现在已经在不同类型的报纸等媒体上有了一些优秀的文章,把这些文章汇集起来,也非常有意义。同时,有可能的条件下,再就某些具体问题组织一些新写的文章编成集子。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以生命的名义——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思考》这本书本来是黄旭先生想了许多年要做的题目,这也反映出出版者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文丛定名为“补天”,是我们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想到的一个说法,对这个题目的解释,都印在各册书的封面上了,我想,这个题目比较好地反映出了文丛的编者和出版者对于这项工作之意义的认识,以及对于文丛作者的工作的评价。在目前出版的图书中,对于各种普及性的、阅读面较广的文章,如学术随笔等,汇编出来出集子已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那大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而涉及到科学文化的这样的图书还不是很多见。我觉得,就将国内目前比较活跃的学者撰写的有关科学文化的文章较为系统地汇集起来出版,“补天文丛”还是比较走在前面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图书继续出版。只有这样,科学文化的传播才可能更有效地开展起来。
记者:请您谈谈媒体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刘兵:媒体,在科学文化的传播中,当然具有绝对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从这个问题本身来看,传播就离不开媒体。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对于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渐加强,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参加到这个行列中来。当然,各自的工作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中,像《中华读书报》、《科学时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发表了许多出色的文章。因为科学文化传播与纯学术研究有所不同,它的成果不是发表在专门的学术刊物上,而更多地是出现在阅读面更广的大众媒体上。另外,由于我们国内在科学文化方面学术研究的积累还很有欠缺,这种短文可能倒更能反映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和新的趋势。反过来说,这种普及性的文章,也会对学术的发展有促进意义,包括对于其它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的潜在意义,因为科学文化毕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但像报纸这种媒体有一个特点,即时效性比较强,但不易长期留存,因此,把这些在科学文化传播中表现突出的媒体上的优秀文章汇编起来,可以在更大的读者范围里更为长久地传播,而且,也是一种学术的积累。
从科学文化角度看问题,可以“明得失”、“知兴替”。
王直华(《百年科学话题》主编,原《科技日报》副总编)
记者:请您谈谈《百年科学话题》一书的特点与价值。
王直华:在上个世纪之末,谈论科学知识百年进展的文章很多,而从科学史学、科学哲学、科学伦理、科学美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角度审视百年科学变迁、进行系列讨论的文章不多。《百年科学话题》一书所收集的,主要是《科技日报》“百年话题”这个栏目发表过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有科学家,更多的是科学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他们从纯粹科学与技术的百年进展,引出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哲学、伦理话题,读来使人对科学与技术有了多角度的观察与理解,油然而生耳目一新之感。很多科学工作者觉得《百年科学话题》里很多文章好看、有益,皆因它是连接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记者:《科技日报》主要报道科技新闻,而本书所选文章多是关于科学文化方面的,您个人如何看待科学文化的价值?
王直华:我们不能仅仅把科学看成知识,它还是文化,它还是力量。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过程。文化是无法之法,文化有无用之用。从科学文化角度看问题,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带给我们科学研究的精神、激情与智慧。
在传播理念表现思想的过程中展示人物的魅力。
杨虚杰(《补天——科学文化名人访谈录》主编,《科学时报·读书周刊》主编)
记者:“科学文化名人访谈”这个系列的采访是如何开始做起来的,反响如何?
杨虚杰:1999年底,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思文丛”,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我由这套书结识了责编黄明雨和策划刘兵教授,大家曾经聚在一起,商量以科学文化为契机,做一个系列访谈。这在当时是一个创新之举,因为虽然有很多做科学文化研究的专家,但是他们多以发表文章及论文的方式出现在媒体。而实际上这些科学文化人,由于背景不同,研究的专业不同,他们有很多切身感受和真知灼见未被展现。选题确定下来以后,还确定了以下原则:在传播理念表现思想的过程中展示人物的魅力。此人物系列访谈在报纸上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纸转载,福建教育出版社黄旭慧眼识珠,希望结集出版,我们又在此栏目基础上,重新定位,统一风格,最终形成了这样一本书。
记者:你们很注重联系科学文化界的力量,目前“读书周刊”已成为国内科学文化界聚集的一个要地,您认为媒体在推进科学文化传播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
杨虚杰:“读书周刊”于1999年9月创刊,除报纸的编辑发行外,还组织了一系列科学文化传播活动,如“科学家推荐的本世纪100本科普佳作”、“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科学与公众——纪念卡尔·萨根逝世五周年”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版面,而且联系了这个领域中活跃的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其实这本书已不是我们参与策划的第一本书,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合作召开的“科学精神研讨会”成果之一就是《论科学精神》一书的出版,那本书同样填补了国内科学文化领域的一项空白。在现代传播理念中,媒体的经营和运作应该是立体的,同样在科学文化的传播中媒体也起着沟通科学家与公众、科学与社会的作用,由于媒体自身的特点,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实际上媒体和出版社的合作也可以是全方位的,如果策划得好,不仅仅是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再次开发,还是开发新选题,出版畅销书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