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三只储蓄罐

2002-10-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杨羚强 我有话说
最近,我清理房间、整理旧物时,无意发现了“躺”在柜子中的几个储蓄罐。尽管这些储蓄罐分属不同的年代,但不约而同的是这些储蓄罐都属“猪”。我惊奇地发现,躺在储蓄罐里的不仅是不同时期的各种钱币,也存封着上海家庭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

打开的第一只储蓄罐,购买于改革开放初期,是一只肥头大耳的“肥猪”。这只猪的肚里藏着的是1分到5分的各种分币,同样也记载着我童年时的一段历史。与现在的大人动辄给孩子百元大钞零花钱不可同日而语的是,当时大人给孩子的零用钱少得可怜,1分、2分,最多也才5分、1角。记得当时的我,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储蓄罐被存得满满的。

第二只“猪”购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与第一只“猪”相比,第二只“猪”戴上了博士帽,显得博学而又儒雅。“小猪”肚子里藏的,是1角、5角、1元的大额硬币。这已经说明,当时的上海人的购买力已得到了快速地提升。

第三只“猪”也是我们家现在常用的那只“猪”,样式清新简洁,似有回归自然之意。“猪”肚子里可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印着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的英国统治时期的香港港币——毫、元,有前东欧各国的各种辅币,有泰国的泰铢,有新加坡元,也有美分。同时“猪”里还藏有远自先秦的刀币,近至清代光绪年间的十文币等各朝各代的钱币。

20多年里,“猪”储蓄罐的样式在变化,功能也在变,而变化更大的是上海人的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