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的收藏者安徽来安县机关干部张武向记者介绍,该书有300多页,约16万字,包括19张图片和10首歌曲,封面为一群陕西少女的“统一战线舞”。文字部分由散见于英美报章和杂志的文章翻译而成,多为斯诺、韩威尔及一位自称为国民党高级军医的廉臣先生所采写的中国“红区”见闻和访谈,内容反映了红军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政策和日常生活各方面及卢沟桥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该书19张照片中的很多照片没有正式发表,10首歌曲中有很多亦未能流传至今,传颂下来的诸如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行版本也与书中歌曲原貌大不相同。而书中大量的对毛泽东的访谈、毛对抗日战争的评估、对中国未来的展望等内容连《毛泽东选集》也未能收入。
张武称,此书是他十余年前到江西出差时无意中发现的,多年来一直珍藏在家中。直到不久前他在《扬子晚报》上看到有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的消息,其中提到1946年版的《北行漫记》是珍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库中的译著孤本,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时,才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收藏品的重要价值,产生了将其公诸于世的愿望。
该书真的是1937年版的最早忠实地报道中国红色区域实况的长篇作品吗?参与此书鉴定的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姚群民慎重认真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他指出,该书应为外国记者所写的反映红军长征和中共苏区情形的最早的中译本,且史料价值极高。考虑到《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与《西行漫记》的密切关系,前者完全可以称为后者之雏形本。
当记者将此信息反馈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时,资料室的胡主任首先质疑,他认为,在当时条件下要出版此书,条件不太具备。但同时,他对《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收藏者能将此书送革博进行进一步的斟定鉴别,并询问收藏者能否将此书捐赠给革博,以便更多的人能一窥《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的真面目。
另据记者了解,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维克多·戈兰公司1937年出版第一部英文版,1938年由胡愈之主持翻译,以不存在的“上海复社”名义翻译出版时改名,在商务印书馆秘密印刷,应该迟于《印象记》。斯诺是西方新闻记者,1936年6月冒着生命危险采访中国红军陕北根据地,多方了解红色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与业绩。《西行漫记》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最早忠实地报道中国红色区域实况的长篇作品,对整整一代人走向革命道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