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关于欧阳修的故事,说欧阳修成名之后,也不敢轻易写作品,怕写了不尽如人意的作品,让后人看见了笑话。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写作应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当然现在听说有人办了写作公司,几天就编一本书或者是炮制一本书,那是马尾毛提豆腐,提不起来。但正经写作的,至少应该有职业道德,写出来的作品要对得起自己,还要对得起别人。如果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今天写了,明天就成了垃圾,那我们就不如不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的人为了对自己的一生进行总结,自费出了一本作品集,为了凑数子,连摘人家的东西也收了进去,印刷上几百本、一千本专门用于送人,谁知剩下的书还没有送完,送出去的书已经在旧书店出现了,让人不胜感慨,虽然有某名人在旧书店见了自己赠人的著作,就买下来又赠了过去的事例,但这毕竟是一件有伤双方脸面的事情。有的人在位时是一个领导,出书不用自己花钱,或者是自己花钱也能马上收回投资,就接二连三地出书,在位时,谁见了也说是好书,殷勤者还撰写了评论,但人一退休,书也马上不值钱了,扔的扔卖的卖,对当事人的打击可想而知。有的是受了印刷商、出版商的蛊惑,说出一本书,可以名利双收,印上3000本,花上一万多,一本书定上20元的价,卖了就是6万元,去了书号费、印刷费、运费、回扣、人情等,也赚个两三万,这些人就自费印了书。谁知读书人是不擅长推书的,收不回投资又不甘心,闹了个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人连个囫囵语句也写不了,就请名人、领导写个序出了书,这些书当时就让人见笑了,不要说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