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第三教学楼101教室里经常挤满了学生和青年教师,讲台上坐着的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社科院欧洲所前所长陈乐民先生。已经退休多年的陈先生本学期接受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邀请,为该院2000级的本科生开设《欧洲文明史论》课程。
据北大国关学院许振洲副院长介绍,陈乐民先生此前从没给本科生开过课,近年来又因患尿毒症,身体比较虚弱,出门讲学的次数也相对减少,但对北大的邀请,他马上应承下来。身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大师级的学者,陈先生抱着重病来为本科生授课,正体现了本学科发展中的薪火相传。选修本课的吴浩告诉记者,同学们知道陈先生要来开课的消息之后都非常感动,听了陈先生的第一讲后,他更为先生深厚的学养和睿智的思想所吸引,觉得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关系确实发人深思,给青年学子指出了一条治学的大路。
尽管这门课程才刚刚开始,却已经有多家出版社闻风而动,瞄准了讲义。北大出版社继“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书系大获成功之后,又由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主持,准备策划另一套大型的人文社科类普及读物,他们希望能将陈乐民讲授的《欧洲文明史论》收入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也联系到陈先生的女儿,表示了热切的愿望;此外,南方另外一家不愿意透露名号的出版社也有“拿下讲义”的意向。
据了解三联书店刚刚推出了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这本书根据作者在北大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不避口语色彩,保留了课堂上的种种即兴发挥,与以往的书斋著述大不一样,很多读者都认为“好看”、“耐读”;三联则打算继续出版这种类型的学术书,形成“三联讲坛系列”;中国致公出版社也于9月出版了“听名家讲学书系”,其中包括“听冯友兰讲哲学”“听傅雷讲艺术”等等,尽管这套书实际上是请专家将原作者的著作分专题进行重新整理编排,但出版方则尽力突出“听讲”的特色,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业界人士指出,“名师讲学”类书籍实际上是前一段时间热销的“讲座书”的深化和延伸,它们都将名牌高校的学术资源利用起来,满足了关注学术发展、渴望知识更新的广大社会群体的需求;同时“讲课实录”的形式更加轻松自在,是普及学术知识的一种极佳载体,因此赢得读者青睐自然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