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子结构,二病也。所谓套子结构,是说文章作法都有近于定型的套子。比如时下有人指出,现在的杂文写作多是采用“三段论”:新闻(常常多是旧闻)、典故,加名人名言,或者再变换一下三者的顺序。这确实是杂文写作的流行弊病,可说是谋篇上的套子;另如命题也有套子,“从某某说开去”、“从某某论到某某又论到某某”、“某某与某某之类”之类是也;再如比喻也有套子,这套子就是套名,只要是名人用过的比喻,重复一万遍也能骄人。
批判封顶,三病也。杂文本质是批判的,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实乃杂文之灵魂。现在有些杂文也在标榜思想,藉以显示深沉。可惜这样的操持,常常弄出的不是真深沉,而是伪深沉,说白了,不过是仍在恋抱一些僵死教条,用以吓唬不同声音。如比较普遍存在于杂文议论上的“万恶归儒论”就是一种。在这些论者看,罪恶皆在儒学,批判必至孔子,这样才有深度。可是这样的认定是符合实际的吗?是实事求是而有责任感地面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吗?且不说孔子学说具体如何,单说这种设置罪恶“终端”、搞批判封顶的作法,思之已令人不免有几分惊恐。
打铁先得本身硬,杂文是针砭时弊的,所以杂文自身之病的应当重视,就是不言而喻,我说了上面一些严厉的话,意盖在此,所谓重症而必施以猛药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