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近金斯伯格

2003-01-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亚萍 我有话说

《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酝酿了一年,终于面世了。该书的出版对许多关注美国文化尤其是对“垮掉的一代”心有所好的人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我国学界对金斯伯格的介绍与研究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但一直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有关他的作品、研究文章只是零散地刊登在学术刊物上,而该书是我国第一本金斯伯格研究的译文、论文专集。该书分上中下三辑:上辑主要通过回忆型的方式记录他人眼里的金斯伯格。中辑则主要是对金斯伯格诗歌的评论性文章。下辑选录了美国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有关报道、访谈以及纪念性的文章。该书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途径为读者展示金斯伯格的形象。

上辑可以说是一个大荟萃,来自英国、俄国、法国、意大利、中国等不同文化体系的研究者为读者真切地再现了他们曾经接触过的诗人金斯伯格。其中有他的亲人、朋友,也有他的研究者和崇拜者,形形色色的记录汇聚成一盘内容丰富的资料大餐。里面不乏对金斯伯格极尽赞美之辞的,也不乏对他感到困惑的,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佛教徒尤金·桑盖拉克席塔回忆他和金斯伯格在印度初识时的场景。尤金喜欢传统诗歌,虽然为金斯伯格诗歌中的原始力量和直率所震撼,却很难将之视为诗歌。心中不免惴惴,“我不禁问自己,第二天下午该给艾伦说些什么呢?”而最让尤金感到尴尬的是金斯伯格对同性恋的执著。

另一个对金斯伯格感到困惑的是我国学者赵一凡先生,他在70年代末开始研究“垮掉的一代”。当时他所写的两篇垮掉派的综述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学术界重新评价垮掉派的开始。除此之外,赵先生还曾翻译过《嚎叫》一诗。后来赵先生到哈佛留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金斯伯格接触,于是便有了《我所知道的金斯伯格》一文。文章笔调幽默谐谑,很生动地再现了从隔岸观火到面对面接触时的巨大心理落差,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曾经是他研究对象的美国先锋文化的代表人物时的困惑和隔阂。赵先生对艾伦的行为举止“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同时又深感艾伦的天真纯朴与诗人情怀,一辈子按他自己的方式活着,却总也弄不清别人的事情,以及别人对他的看法”。

上辑充分展示了金斯伯格的个人魅力,中辑则展示他的诗歌魅力。对金斯伯格诗歌的评价向来都是极有争议的,该辑收编的论文也是如此,关注到各个方面的声音,使得它更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比如米歇尔·拉姆梅尔对《嚎叫》一诗的评价在前后30年间截然不同;而在“《嚎叫》如何被控告”一文中则翔实地记录了美国法院指控《嚎叫》为淫秽作品的前后经过,里面自然包容了来自政府、学术界、媒体等对该诗的不同评价。这些都是研究金斯伯格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还有研究者从诗歌技巧、题材以及金斯伯格与惠特曼、布莱克等诗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他的诗歌。在这一辑中,编选者同样注意到了国内的研究成果,将他们编选在册,显示出编选者的良苦用心:尽量将金斯伯格的研究提升到国际化的水平,让中外的研究者形成对话,而不是闭门造车。用著名诗歌评论家海伦·文德莱的话来总结艾伦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金斯伯格的诗犹如X光线,40年来美国社会主体的相当大的部分被它透视无遗了”。这也是金斯伯格被美国学院派接受的理由之一,他的诗歌虽然充满了偏执的激情,同时也充斥着为正派人士所不齿的污秽词语,但是他面对权威和压制表现出来的愤怒、失望和勇敢深深地吸引并影响着每一个年轻人。

下辑主要选登了《纽约时报》历年有关金斯伯格的文章精选以及在《滚石杂志》上刊登的纪念金斯伯格专号的文章精粹,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一些金斯伯格从成名到逝世这30多年来所参加的公众活动以及他在美国的影响。另外三篇访谈的收入也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了解金斯伯格提供了有益信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编选者还在附录里将金斯伯格的作品目录分类列出,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该书的出版对于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而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汇编,它融合了中西方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学术对话的效果。编选者文楚安教授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将近20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他翻译出版了《在路上》、《金斯伯格诗选》、《嚎叫》的中英文对照本,他的研究成果则主要收集在最新专著《“垮掉一代”及其他》一书中。鉴于文先生对该领域的熟悉,我们可以确信他所选编的文章都是该领域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本书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书的编选是有难度的,单就联系那么多散居各地的国内学者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了,更不用说要对外文文献进行翻译并一一校对了。不过文先生的努力并没有被辜负,该书上市以来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已经开始第二次印刷,相信它会吸引更多研究者的注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