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2003-01-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林丰民 我有话说
2002年11月27日-28日,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召开了“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刘安武先生首先做了题为《观世音形象的演变——观世音的前天和昨天》的发言,他梳理了观世音在印度文献和佛经中的身份,分析了观世音形象在中国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情况,揭示了观世音形象之所以中国化和女性化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张哲俊博士的发言题为:《异国形象:作为兽类的日本——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他归纳了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人缺少文化、没有人伦、好色淫荡、习俗鄙陋的兽类形象,指出了四明浮槎客个人的原因,儒学的作用与兽类形象的形成、想象的日本和眼中的日本之间的天壤之别等多维的因素。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仲跻昆先生做了题为《漫谈中阿文学比较》的报告,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可比之处,并指出对中阿文学各个时期异同点的比较将有助于东方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李谋做了题为《〈罗摩衍那〉在缅甸的流传与变异》的发言,介绍了罗摩故事传入缅甸的时间与路线、缅甸关于罗摩故事的文学作品,阐述了罗摩故事对于评书、说唱、歌舞、戏剧和造型艺术等缅甸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东语系张玉安教授做了题为《东南亚罗摩故事中的几个宗教因素》的发言。他介绍了罗摩故事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概况,指出东南亚罗摩故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宗教因素,如生死轮回观、修行观、内省和宽容等,并强调当前东南亚学术界对罗摩故事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会议总共两天的时间里,还有其他30余位学者围绕着“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罗摩衍那》在东南亚的流传与变异”、“日本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等4个议题做了发言,探讨了东方文学的各种问题。本次会议还对在研究生中开设“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课程达成了共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